北京市延庆区香水园街道东外社区(以下简称:香水园街道东外社区)以“四微”创建为笔,在文明单位建设的画卷上勾勒出“精细治理、温情服务、共建共享”的鲜明特色,让文明底色在社区肌理中愈发厚重。
以“微网格”织密治理末梢,让文明根基更扎实。将76个楼门化为76个“责任细胞”,“管家吹哨、干部报到”的机制与“五时工作法”深度融合,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发现”的转变。80余处卫生死角的清理,不仅擦亮了社区的“面子”,更通过楼门“承包制”让居民成为环境维护的“主人翁”,让文明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个生活细节。
以“微协商”激活多元智慧,让文明共识更凝聚。打破“会议室议事”的局限,“广场板凳”“庭院圆桌”“楼门夜谈”成了协商新场景。15号楼桶站迁移、22号楼起落杆安装等民生难题的解决,靠的是“说听议评”四步工作法架起的沟通桥梁。在这里,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多方力量在“有事好商量”中碰撞出文明火花,画出最大同心圆。
议事协商现场
以“微服务”浸润民生温度,让文明关怀更贴心。“书记工作室开放日”“民情手帐”“24小时接诉电话”构成服务“组合拳”,每周三次入户走访、楼门信箱的“随时倾听”,让30余起邻里矛盾在“家门口”化解。这种“筛网式”服务不搞“大水漫灌”,专做“精准滴灌”,把文明的暖意送到居民心坎上,让“有事找社区”成为最踏实的依赖。
以“微积分”撬动共建热情,让文明力量更澎湃。“幸福银行”里,志愿服务、文明养犬、垃圾分类都能“存积分、兑幸福”——20余次积分兑换、50余次免费理发、30余次生日祝福,看似微小的积分,实则是文明行为的“放大镜”。它让“奉献”有了具象回报,让“参与”成为生活习惯,更让“共建共享”从理念变为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汇聚成共建和美社区的磅礴力量。
文明养犬宠物入厕
从“细处着眼”到“小处着手”,从“巧思破题”到“精品落地”,香水园街道东外社区的“四微”创建,不仅是文明单位建设的生动实践,更彰显了“以小见大、以微知著”的治理智慧——在这里,文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楼门干净的楼道、协商时的坦诚笑脸、家门口解决的难题、居民脸上的幸福笑容,真正让文明成为社区最动人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