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将城市管理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构建“红色铁军引擎驱动、城市管家服务赋能”的立体化治理体系,在城市品质提升、民生服务优化中彰显文明力量,谱写了新时代城市治理的精彩篇章。

红心铸魂强根基,锻造城市治理红色铁军。区城市管理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打造“管城理市·红色铁军”党建品牌,形成“党组牵头、支部落实、党员示范”的创建工作格局。2018-2024年间,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开展“七点行动”“并肩行动”等专项治理,创新建立“街巷长+小巷管家”双轨机制,实现699条街巷党员责任区全覆盖。依托基层大党建工作格局,引领基层各类组织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分类全过程体系逐步完善,建设完成209座分类驿站,覆盖154个小区,其中110个小区推行“分类驿站+流动收集”模式;138个行政村均实现垃圾不落地上门收集全覆盖。2023年抗洪救灾中,迅速推进城乡运行保障,修复68条道路,抢修电缆,增加共享单车投放,3天内清理160条道路淤泥,两周内实现垃圾日产日清,5天内恢复用气用电,2个月内完成474处燃气隐患整改,确保109个村居恢复市电,高效保障了城乡正常运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红色铁军担当,2023年获区级抗洪先锋集体特别奖,2024年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匠心为民优服务,打造首都治理金色样板。聚焦城市治理痛点难点,以文明创建为契机,创新推出“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模式。通过支部品牌,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成效,高标准完成67条背街小巷改造,新建口袋公园3处,塑造的首都文明街巷品牌中,新桥大街荣膺北京最美街巷。实施停车综合治理三大工程,实现3050个路侧车位电子收费全覆盖,盘活错时共享车位1355个,新增泊位1.1万个,推动违法停车查处量同比下降42%,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品质。第一党支部打造的“治城理市‘绣花针’”党建品牌获评区直机关优秀党建品牌。

背街小巷展新颜

暖心惠民增福祉,绘就文明创建同心圆。始终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构建全方位惠民服务体系。市政建管并重推进,累计完成42.1公里52条市政道路建设、14条重点市政道路修复,完成196座公交站台无障碍改建。在全市率先试点低位视频、自动驾驶等新型停车收费方式,新增35个错时共享停车场,投放4500辆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建成3座110千伏变电站,推进送气下乡工程、安全型配件安装、充电自行车建设,开展老旧供热管网改造。优化垃圾处理设施,年处置再生资源6万余吨。构建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搭建“领导小组-工作专班-责任科室”三级响应体系,创新未诉先办模式,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6%,获评市级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