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关所属天竺海关于2010年正式开关运行,承担全国首家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天竺综保区)内的海关管理工作。

深化政治引领,凝聚文明合力。天竺海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基层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双提升,引导党员干部树牢理想信念,先后获评海关总署、北京海关党建示范品牌荣誉称号,积极参与顺义区创城建设,创建“枫桥经验”工作室,被授予海关总署典型案例、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普法驿站”称号。

天竺海关枫桥经验工作室

胸怀“国之大者”,践行文明新风。推动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建设,打通“保税备货、分钟通关、临床应用”全流程通道,进口罕见病药品8小时即可到达患者手中,实现推动由“人等药”向“药等人”的转变,助力天竺综保区一年进口罕见病药超20亿元,居全国首位。

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建设,守护国宝万里归途,为文物通关提供全程无缝对接、动态跟踪、加急审批等措施,保障流失美国79年的子弹库帛书回归祖国。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保障首票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顺利落地,保障特殊物品跨区域通关“快进快出、安进安出”,一年由天津海运一线入区特殊物品货值超170亿元。

关员查验入境文物艺术品

护航发展大局,传递文明温度。积极落实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建设,形成多个“保税+”助企纾困天竺实践。2024年,天竺综保区实现进出口总值达到1234.9亿元,进口值连续3年排名全国前5名;2023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绩效评估排名升至全国第2,定性指标排名全国综保区第1,实现了2020到2023年四年间的大幅跃升。扩大“保税+医药”优势,优化升级“一体三链”智慧卫生检疫模式,助力天竺综保区一年进口医药材及药品近1000亿元,入选“两区”建设第四批市级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创新“一体三链”智慧卫生检疫模式

激发“保税+研发”活力,保障数据类无形产品据实核销顺畅运行,一年为研发企业减少税费负担400余万元,助力医药产业链向生产、研发、服务等各环节延伸。丰富“保税+维修”内涵,对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所需航空发动机等设备实施“一次查验、整体验收”“7×24小时”预约查验等便利措施,首台发动机通关放行仅需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