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兴分局亦庄派出所接到孙先生报警称,妻子郝女士当日下午接到“警方”紧急来电,被告知因证件被盗用,需外出处理,此后就失联了。民警判断,郝女士应该是遭遇了电信诈骗。15名民警和5位家属立即开启寻人模式,遍寻周边酒店、旅馆等场所,次日凌晨,终于在一家茶吧获得了线索,并揭露诈骗陷阱,为郝女士“保住”了险些被骗的53万元。

寻找·争夺

来到现场,民警敲响一间包房的门,遭遇电信诈骗的郝女士打开房门后,有些不太相信,甚至还第一时间向电话里的假警察报告情况。说话间,民警看到茶桌上,郝女士的身份证、社保卡与十几张银行卡一字排开,一旁的笔记本上,详细罗列了她的个人信息、教育经历、人际关系、就业情况等。

郝女士告诉民警,视频里的人自称是南京警方。同时被两路警察找上门,郝女士迷惑了,准备再向电话里的“老师”求助。

愤起·劝导

“你是干嘛的!”民警上前一步,一把夺过电话,大声呵斥骗子。民警的举动显然让郝女士有些猝不及防,“您慢点跟他说,他不是骗子”,面对民警的“无礼”行为,郝女士赶紧向民警解释“南京警方”来电的原因。

原来,当天下午六七点钟,郝女士接到自称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民警的电话,称其证件被盗用。当登录对方发来的“犯罪记录查验网站”后,自己的身份证号赫然入目,郝女士确信自己真的“摊上事”了。于是,按照对方要求,她找了与家人和外界都隔绝的地方,通过某视频会议APP,配合“民警”在线核实银行卡、身份证、工作经历等信息。

“通过这个会议系统的屏幕共享功能,对方可以看到你在手机里输的银行卡密码,可以远程看你的桌面。刚才输没输密码?”“输了。”在民警的提示下,郝女士惊慌起来,也清醒了不少。

醒悟·补救

望着眼前的民警,郝女士终于醒悟过来。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赶快把所有银行卡挂失。慌乱之下,郝女士竟不知道银行卡应如何挂失。在民警的耐心指导下,郝女士将名下银行卡依次进行挂失。由于孙先生的高度警觉、民警的快速反应,及时帮助郝女士免遭53万元的损失。

通过对此次电信诈骗事件的复盘,郝女士一家的幸运虽是偶然的,但也是必然的。郝女士自信又自负,忽视平日里身边的反诈宣传,导致一步步陷入圈套中、无法自拔;反观孙先生的警觉,正是得益于日常积累的反诈素养。

大兴警方提示:如果有陌生人给你打电话,提到视频会议、屏幕共享等字眼,你要当心了。一旦与诈骗分子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即使诈骗分子不主动询问,也能看到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密码、验证码等,从而转走卡内资金。反诈防诈是一场全民战,为了保住大家的钱袋子,请您与反诈事业同频,多多关注警方反诈宣传,提高防骗意识,保护好自己与身边人。遇到可疑来电,请拨打110报警。

(责任编辑:甄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