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全面小康志》(以下简称“《朝阳区小康志》”)编纂工作启动部署会召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一级巡视员张恒彬,副区长杨蓓蓓参加。

“《朝阳区小康志》被列入中国全面小康志50部丛书之一,是全市16区中唯一编纂小康志的区。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将对丛书统一规划、出版、统一发布。”《朝阳区小康志》编纂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区小康志》将聚焦“全面小康”主题,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和成就,讲述朝阳区全面小康故事和高质量发展故事。《朝阳区小康志》规划80万字左右,记述上限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下限为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朝阳区小康志》定位为重大专题志,内容分为“决策部署——决策与规划历程”“政治保障——党建引领与民主法治”“重大机遇——筹办亚运会、奥运会、冬奥会”“主攻方向——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商务+科技‘双轮驱动’”“民生福祉——建设‘五宜’朝阳”“城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和“协同发展——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八篇,主要记录朝阳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活动事件、重大创新成果,以及涌现的典型经验、先进人物等。

据了解,《朝阳区小康志》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前形成初稿,2026年8月底前完成印刷、公开出版。《朝阳区小康志》编纂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编纂工作中,《朝阳区小康志》将突出朝阳区的特色特点,突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编纂完成后,小康志将发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也为广大干部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详实的本土教材,为社会各界了解、研究朝阳区提供基本资料,将为建设“五宜”朝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贡献更多方志智慧和方志力量。(朝阳报)

提供详实的’朝阳”“城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和“协同发展——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八篇,主要记录朝阳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活动事件、重大创新成果,以及涌现的典型经验、先进人物等。

据了解,《朝阳区小康志》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前形成初稿,2026年8月底前完成印刷、公开出版。《朝阳区小康志》编纂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编纂工作中,《朝阳区小康志》将突出朝阳区的特色特点,突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编纂完成后,小康志将发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也为广大干部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详实的本土教材,为社会各界了解、研究朝阳区提供基本资料,将为建设“五宜”朝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贡献更多方志智慧和方志力量。(朝阳报)

宜’朝阳”“城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和“协同发展——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八篇,主要记录朝阳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活动事件、重大创新成果,以及涌现的典型经验、先进人物等。

据了解,《朝阳区小康志》计划于2024年12月底前形成初稿,2026年8月底前完成印刷、公开出版。《朝阳区小康志》编纂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编纂工作中,《朝阳区小康志》将突出朝阳区的特色特点,突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编纂完成后,小康志将发挥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也为广大干部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详实的本土教材,为社会各界了解、研究朝阳区提供基本资料,将为建设“五宜”朝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贡献更多方志智慧和方志力量。(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