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全区文明创建水平,房山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所需所求,抓好群众身边小事、办好关乎民生实事、破解城市发展难事,将文明创建与服务群众捆绑式推进,让市民群众共享创城成果。
守住群众“头上安全”
家住迎风街道杰辉苑6号楼的王师傅向社区反映,6号楼楼体西侧墙上的号牌翘起来了,大风天气时,被风吹得摇摇欲坠,本楼的老人经常在下面的座椅休息、孩子玩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由于破损楼牌的位置太高,一般的梯子够不到,只能调配升降车。在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分钟左右的时间,楼号牌就修复完成,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居民们对社区为民办事的态度高度认可,对解决问题的时效连连称赞。
守住群众“脚下安全”
近日,长阳镇紫云家园东区社区接到群众反映,社区底商路面的井盖有破损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向物业维修负责人进行反馈,针对修缮问题进行沟通。查明原因后,工作人员立即对路面井盖进行更换,并修补井盖周边的地面。
经过一下午的施工,原先破损的井盖焕然一新,周边的路面也铺设平整。井盖虽小,却事关出行安全,处理问题“马上办”,守住了居民“脚下安全”。
守住群众“呼吸安全”
“喂,请问是刘先生吗?我是长阳供排水所的工作人员,看到您反映了一个关于康泽佳苑底商前,下水道味道特别大的问题。”,“是的,你们赶紧去看看吧。”这是长阳地区供排水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正在详细了解刘先生反映的问题。
以百姓需求为“第一信号”,工作人员迅速出动,排查长泽北街所有检查井,用内窥镜查看污水管线。经过细致排查,发现问题是污水管线淤堵排水不畅导致。
确定问题后,长阳供排水所立即安排疏通车进行疏通,并将周边雨水口进行封堵处理,快速阻隔异味的产生,降低对市民的影响。最终成功疏通管线100米,清理出各类混凝土碎块、破碎编织袋等垃圾杂物约1.5立方米,管线正常运行恢复了,群众的“呼吸安全”守住了。
守住群众“出行安全”
长阳镇嘉州水郡北区社区接到来自热心楼门长李阿姨的紧急来电:“110号楼公共区域的扶手松动了,影响到楼内居民的出行安全。”鉴于该楼老年居民比例较高,扶手作为他们日常出行的重要辅助设施,其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接到反馈后,居委会领导第一时间与物业公司取得联系,并协商具体修复事宜。
物业公司接报后,迅速行动,立即派遣专业工程团队前往现场勘查,确认扶手松动原因并迅速制定了针对性的维修计划,包括对扶手进行焊接加固,并对扶手根部地面进行加固压实处理,以确保扶手稳固耐用。
随着维修工作的圆满完成,扶手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坚固美观,还经过精心刷漆处理,焕然一新。如今,110号楼的居民们再次拥有了安全可靠的扶手。
“社区真好,为我们排忧,解决了我们急难愁盼的大问题!”看着修复好的路面,窦店镇燕都世界名园社区的居民们纷纷露出开心的笑容,并向工作人员表达感谢。近日,有居民反馈燕都世界名园社区A区入口旁边的马路被来往车辆压出不同程度坑洼,影响居民出行安全。接到居民诉求后,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协调物业迅速组织专业维修队伍,对损坏的道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并积极申请专项基金对破损的道路进行了修补,重新铺设沥青。
路面维修中
路面维修完成
破损的道路已经修缮一新,居民出行更加安全。燕都世界名园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本次维修工程是燕都世界名园社区服务升级的一部分,日后将持续改善社区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咱们楼这老人岁数越来越大,坐个公交车,去趟养老驿站,都要绕行半个楼才能到,太不方便了,要是这围栏能打开就好了。” 这几天,迎风街道杏花西里23号楼的居民议论最多的就是这个“碍眼”的围栏。楼长朱阿姨和楼里的志愿者们听在耳中,急在心里。
走,咱们现场看看,一起琢磨琢磨那个围栏去,朱阿姨说。经过一番研究和讨论,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将原有封闭围栏进行“改装”,一半封闭一半活动门,即安全又方便。意见达成、趁热打铁,大家兵分几路,开始征求本楼居民的意见。听到这一“改装”方案,邻居们纷纷举手赞成。
谁来干?“有困难,找组织呀”,志愿者小朱说。社区“我来办”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一边听取居民意见,一边联系街道诉求中心协助施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仅用2天时间,“碍眼”的围栏被打通,同时还加装了温馨提示牌,为周边坡道加装了便民扶手。张大妈高兴地说:“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这回出行再也不用弯弯绕了。” 曲线变直线,群众出行更方便。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房山区将继续坚持文明创建为人民、文明创建靠人民、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工作理念,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办的更贴心更暖心,真正让文明创建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率、参与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