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由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和北京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数字经济和绿色协同发展:迈向环境可持续和包容性的数字未来”高层政策对话会在北京理工大学朝阳科技园举行。会议以“迈向环境可持续和包容性的数字未来”为主题,联合国驻华协调员SiddharthChatterjee(常启德)、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部门司长Torbj?rnFredriksson,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大使 KhalilurRah?manHashmi,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维亮,朝阳区领导文献、舒毕磊出席。来自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亚洲太平洋邮政联盟等国际组织和使领馆,以及国家相关部委、北京市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产业界等100余位国内外嘉宾参加会议。
2023年,朝阳区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科技创新、教育交流、人才队伍、国际交流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合力共建北京理工大学朝阳科技园。今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朝阳科技园正式揭牌,双方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着力打造集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金融赋能、人才培养”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基地。目前,已入驻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秘书处)、北京理工大学孵化器等机构单位,其中,今年9月入驻的国际组织JARUS(无人系统规则制定联合体)北京办公室补充了我区相关领域创新生态要素,对带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聚集朝阳具有积极意义。此次高层次政策对话会的举办,标志北京理工大学朝阳科技园向“新”而行,步入国际化、高品质、高价值的运行阶段。
张军在致辞中感谢朝阳区对北京理工大学建设发展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表示,北京理工大学朝阳科技园见证了朝阳区与北京理工大学在科技人员培训、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深入合作,目前全球科技变革加速推进,数字化和绿色化双转型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数字经济不仅要实现包容性增长,还需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将积极响应《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带头参与绿色能源技术、绿色数字基础设施等方面项目,推动全球合作与治理创新,希望通过绿色智慧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为实现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朝阳区委书记文献在致辞中表示,朝阳区正逐渐成为一个引领数字科技应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的数字经济核心区,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正在造福全区人民,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朝阳,数字与绿色协同,让人们生活更加便利,让社会治理更加精细,让城市充满艺术美感。面向未来,数字与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朝阳区是数字经济和绿色协同发展的沃土,将为大家量身定制相应政策,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支持企业在朝阳发展壮大,与大家一起,拥抱数字经济和绿色协同发展的美好未来。
SiddharthChatterjee(常启德)表示,联合国是全球治理的关键平台,希望更多有能力的国家和机构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共同推动数字技术和绿色能源发展。数字创新对绿色转型至关重要,中国在相关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功经验,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要关注数字技能发展,确保数字创新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创可持续、包容的数字未来。
KhalilurRahmanHashmi指出,数字经济和绿色转型是全球经济增长双引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应当加强多国,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通过论坛、研讨会等方式,实现高质量、可持续数字经济转型。
刘维亮表示,北京市通过政策、基础设施和数据要素市场布局,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标杆。数字经济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带来新挑战,希望进一步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低能耗算法优化,促进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
会上,Torbj?rnFredriksson围绕《数字经济报告2024:构建可持续和包容的数字未来》作主旨报告,政企研代表就数字经济与绿色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