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在北京市日坛中学开幕。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董竹娟、朝阳区副区长尹圆出席开幕式。
本届数学节以“AI时代的数学创造”为主题,将持续三个月。期间,全市中小学校将打破学科壁垒,广泛开展AI元素的数学创意活动、数学建模、数学探究课等项目,为师生搭建交流学习、碰撞思维、探索未知、激发创意的平台,让创造力在数艺交融中生根发芽。
除了日坛中学的主会场,开幕会还设置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望京校区)数学建模分会场和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汇星校区)学科实践分会场,数学领域专家学者、中小学校师生共聚一堂,通过创意市集、展示课及研讨等形式,共同走进数学世界,感受数学魅力。
开幕会上,朝阳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代表、北京市日坛中学校长李克明现场分享了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作为涵盖小初高学段的教育集团校,日坛中学充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不断优化升级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为学生铺设宽广的成长之路。在随后的圆桌论坛环节,深耕数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等,从不同视角对“AI时代的数学教与学”展开分析探讨。
开幕会后,丰富多样的数学创意市集热闹非凡,涵盖设计创艺、探究创造、文化创想、数字创新、数学建模5大板块百余个中小学生的创意分享,让学生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数学魅力,激发创新思维;来自北京市8个区14所学校的教师带来了覆盖小初高全学段的34节数学研究课,包括数学建模、项目式学习等多种形式,并巧妙融合AI与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当天,朝阳区还发布了“数学发现与培养”行动计划。未来,朝阳区将以数学特色课程研发行动、数学课堂数智赋能行动、数学探究与建模引领行动、数学文化素养提升行动、数学学习场域拓展行动、大中衔接合作培养脱颖行动“六大行动”为核心任务,每年深入开展数学节活动,发现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数学教育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北京市创新学院的带领下,朝阳区大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聚焦数学等4大领域创新性开展具有朝阳特色的育人实践,推动“苗圃工程”等人才培养项目落地。“希望通过数学节这一平台,充分激发中小学师生数学学习热情、推动数学参与、展现数学魅力、传播数学文化,涵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AI时代更好地感受数学的魅力,探索数学的无限可能。”朝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