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残疾人作品拍卖会在东直门街道开展,由东城区职康中心的学员们带来的书法、珠编等40余件作品在现场进行拍卖,拍得善款全部为职康学员劳动项目收入。近年来,东城区进一步健全完善残疾预防体系,开展多种形式残疾预防宣传活动,提升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不断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联动各方力量精准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着眼于细节,精准服务残疾人需求,以首善标准开展无障碍环境改造,营造“有爱无碍”的社会环境。

开展精准康复服务 照亮残疾人前行路

下午4点左右,在东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二楼的儿童康复园,一些残疾儿童放学后来到这里上课、接受训练。医生马洪静轻声细语地和孩子们对话交流,耐心地关注每一位小朋友的情绪状态。

“这里可以为儿童做早期筛查,也可以为患有自闭症或者智力低下儿童开展康复训练。”马洪静介绍,在这里,会针对孩子们的情况,开展社交、情绪管理等各类专业课程,“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训练,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她说。

近年来,东城区不断加强儿童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去年以来,东城区0-6岁儿童残疾筛查率为98.99%,3岁以下儿童系统服务率为97.34%,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99.25%,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为98.56%。此外,东城区持续开展0-6岁儿童健康服务工作,推进儿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等五类残疾筛查,完善筛查、诊断、康复、救助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儿童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能力。

同时,东城区加快形成社会心理服务格局,不断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和精神疾病防治。去年,东城区建成区级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1个,新建3个、升格1个街道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全区共有区、街社会心理服务中心18个,实现社会心理服务覆盖全区各街道、社区。全年各社会心理服务站点累计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活动762场次,服务6.15万人次,形成社会心态监测与分析报告19篇。

如今在东城,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得到充分保障,截至2023年9月底,东城区为280名残疾儿童和疑似残疾儿童办理康复训练申请审批,共发放补助金443万元;审批成人康复申请353人,支出成人康复补贴52.2万元;开展20次专项评估412人次,审批辅具购买补贴申请6585人次,补贴金额149万元。

此外,东城区还将助残惠残落在细节处。在东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二楼的辅具资源服务中心里,摆放满了包括轮椅、爬楼机、切药器等大大小小的辅具。“这里的辅具有八百多种,基本包含了残疾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种类。”北京鹤逸慈老年生活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强介绍道。在存放辅具的另一侧,摆放有各式各样的残疾轮椅轮胎类型,在这里不仅可以租用到各类辅具,基本辅具的维修也可以在这里完成。“赵经理,我这电动轮椅的前轮不太好,您看看能不能给修修。”来中心上绘画课的卢女士找到赵强咨询。“这里辅具的配件特别齐全,我们再也不用费力去找厂家维修的地方了。”她说。

记者了解到,在近期完成提升的东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除儿童康复中心、辅具资源服务中心外,还引进了成人康复训练指导中心、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萤火虫助残服务基地、残疾人文化促进中心等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宽惠残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在这里,东城区将打造示范性儿童康复园、美丽工坊、无声直播间等特色助残品牌,发挥整合、孵化、培育、督导的功能,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新空间、新平台,更好服务广大残疾人和家属。

联动多方力量 服务残疾人就业创业

近日,东城区残疾人爱心萤火虫直播平台入选2023年残疾人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萤火虫直播平台向有兴趣的残疾人朋友及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的残疾人大学生发出邀请。

“萤火虫”爱心公益直播平台是由中国残联、北京市残联支持,东城区残联指导,北京爱心萤火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打造的一个立足残疾人直播带货,集销售扶贫产品,老字号探店宣传,公益、文创、非遗等传统文化宣讲于一身的公益平台。“平台已经探索出实现残疾人就业增收的路径。”据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带货直播及相关活动以残疾人为首选,探索出文案、售后、剪辑、摄影等多个适合残疾人互联网就业的岗位,同时结合岗位设定加强业务培训,推动残疾人在实现就业的同时提升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随着咖啡消费文化进一步的普及,无声咖啡馆的兴起也为听障人士拓展了就业机会。”东城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子萦说,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有很多掌握相关技能的听障人士脱颖而出,东城区残联“指尖萤火虫无声咖啡”品牌也应运而生。

北锣鼓巷胡同口,海岸咖啡店的玻璃窗前,“指尖萤火虫无声咖啡”的标识格外亮眼。推门进入,柔缓的古典乐混着打奶泡的“嘶嘶”声,咖啡器皿碰撞出清脆声响。正在忙碌的咖啡师张辰,微笑着点头示意。用笔交流所需的口味,几分钟后,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便呈现在眼前。在这间“无声咖啡”店里,张辰会用微笑代替语言。

天生听力障碍的张辰通过偶然的机会喜欢上了咖啡。听说东城区残联有相关技能培训,张辰找了过来。这一学,就坚持了一年。今年,张辰代表东城区在北京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调饮项目中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与此同时,他向自己的培训老师孙文彪表达了想成为一名咖啡师的愿望。

位于北锣鼓巷胡同南口的海岸咖啡,是孙文彪的店铺,业余时间,他无偿为残疾人提供咖啡调饮等相关培训。得知东城区残联想要创建咖啡品牌帮助残疾人就业,孙文彪二话不说答应了——海岸咖啡成为了指尖萤火虫无声咖啡的首家试点。张辰也成为了第一批在这里实习的咖啡师。在孙文彪的咖啡店里,长期有3至5名听障咖啡师实习。“他们在这里实习,首先能实现增收。”孙文彪说,当他们自己有创业的想法时,也会为他们做一些开店前的培训和指导。

近年来,东城区不断推广“萤火虫”直播、“美丽工坊”手工文创等项目,打造出残疾人就业创业品牌。同时以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为目标,残联、人社局、国资委联合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举办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围绕残疾人就业需求,东城区提供摸查服务、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匹配推荐、跟踪回访等精细化就业服务,并开展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指导微课堂,帮助其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更新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技巧,提高求职就业能力,帮助残疾人实现人生价值。

开展无障碍改造 助力残疾人“无碍”新生活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东城区围绕残疾人的特殊需求,聚焦精细化服务,让残疾人居家环境“有爱无碍”。

“改造之后可真的方便多了,这幸福感一下子就提升了。”家住北新桥街道前永康社区的何元达和老伴家里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后,向社区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71岁何元达和老伴年岁渐长,腿脚不便,使用家中卫生间成为了何元达老两口最大的障碍。上门入户的社工了解到老人情况后,帮助老人申请了居家无障碍改造。专业工作人员前期来到老人家中,仔细察看客厅、卧室、卫生间等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需要改造的位置逐一分析,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详细询问他们对生活、洗浴、出行等需求……

“门口、过道安上了扶手,走路不用愁了。最重要的是卫生间,有了把手可太方便了。”何元达告诉记者,“无论是上卫生间还是洗澡,完事后伸手拉着把手就能站起来,特别方便。”

今年以来,东城区已完成530户残疾人家庭的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基本上解决了残疾人居家行动难、做饭难、如厕难、洗澡难、出行难等最迫切的“急难愁盼”问题。

一大早,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的社工便收到了甲6号院7号楼周宝珍老人的信息,随即社工便带上爬楼工具出发了。由于楼道内没有电梯,社区便配备了方便坐轮椅老人上下楼的爬楼工具。“阿姨,您先好好逛着,有需要随时联系我。”在社工的帮助下,周宝珍坐着轮椅顺利从三楼的家中来到楼下。在家人陪同下,周宝珍来到社区的小公园,通过入口处的无障碍通道进入园内,和老街坊们在这里晒晒太阳,聊聊天。和老友们告别,周宝珍来到了社区菜店买上菜,再通过社工的帮助回到家中。“坐着轮椅在社区里顺畅出行,买菜、拿药、逛公园都没有一点儿阻碍,特别方便。”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的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让居民周宝珍切实感受到了便利。

今年,东城区已创建完成12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实现老年人、残疾人及其他行动不便人士的无障碍出行,能够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满足日常出行、购物、餐饮、就医、休闲等方面无障碍需求,提升了市民社区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明年,东城区将代表北京市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按照创建方案要求,要落实好各系统、各领域、各街道创建工作任务,坚持首善标准,重点打造示范项目和精品工程。同时,东城区将继续推动2024年13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创建工作,科学谋划、精准筛选周边生活、服务场所无障碍元素丰富的社区进行申报,便于进一步优化布局,逐步实现全区无障碍出行系统连贯、安全便捷的通行流线,提升残疾人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