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过逐级审核和公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决定命名999个社区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其中,东城区两个社区入选,分别是和平里街道东河沿社区、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

和平里街道东河沿社区:

老年餐厅打造“质量监管放心餐”

67岁的龙顺英在东河沿小区居住了20多年,对于近年来社区的变化感触颇深。

作为从事社区志愿工作十几年的楼门管家之一,在她看来,东河沿社区可以说是从全方位多角度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与关心: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相互帮扶;助老服务团队每月都为独居高龄老年人免费上门理发、修脚、擦洗油烟机;老年餐桌推出老人餐和上门送餐服务;“助老打车暖心车站”的建立让社区老人打车更容易;社区舞蹈队、合唱队、戏剧社、乒乓球队等精神文化活动丰富。龙顺英理解的老年友好型社区就是让老年人能够在自己最熟悉的家门口养老,满足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东河沿社区不断优化提升社区环境和为老、助老服务水平,特别是和膳老年餐厅得到了辖区老年居民认可和一致好评。

每到中午11点半,和膳老年餐厅外卖窗口都会排起长队,木须肉、鱼香茄子、双色豆腐……还有多种酱肉、主食,居民购买一荤两素三个菜加两个馒头不到30元,实惠方便,深受居民欢迎。餐厅根据老年人群的身体特点和口味,每日提供10余种菜品和3到5种主食。所有菜品都是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低油低盐、软烂易嚼好消化的老年餐,确保老人每餐都能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不仅如此,和膳老年餐厅在餐饮加工关键环节实施明厨亮灶,接受公众监督,打造“质量监管放心餐”,保障了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餐厅辐射周边10余个社区60岁以上有用餐需求的老年人群,解决了老年人做饭难、就餐难问题。

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

志愿服务团队形成双向服务机制

清水苑社区有住宅楼13栋,1790户居民中80岁以上老人占20%;现有自来水博物馆、卫生服务站、老年驿站等11家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常年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同时积极发动老年人成为志愿者,建立多个社会组织,形成双向服务机制,将工作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我是社区一名普通的老年志愿者,今年70岁了,也是一名老党员,我退休后回到社区发挥余热,参加了社区党员合唱队、楼门管家志愿者、平安志愿者,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我这个老年志愿者,更了解老年人的想法,在为社区老年人服务的同时,我感觉自己又年轻了起来,希望我以后还能为更多老年人服务。”社区老年志愿者曹宝泰说。

社区建有和谐艺术团、垃圾分类劝导队、楼门管家志愿服务队、绿色环保志愿者公益组织、暖心理发队、平安志愿者协会组织、手牵手计生志愿者组织、温馨驿站、雨润志愿者协会、助行小分队10支社会组织队伍,其中老年志愿者占90%以上。社区社会组织深受居民的喜爱与欢迎,老年志愿者也为社区其他居民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用热心和细心服务社区老人。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社区社会组织队伍中来,让暖流涌入每个人的心田。

“社区是感知民生温度的基本单元,也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社会环境。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东城区扎实组织开展‘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努力让老年人的生活少一些磕磕绊绊,多一些便利和从容。”东城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建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通过常态化开展老年健康服务,不断提升社区为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将各社区打造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的老年友好型社区。同时,进一步鼓励社区积极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的长效机制,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实现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