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东城区第四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论坛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举办。来自教育、医疗、心理咨询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齐聚一堂,聚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深入研讨。一批区级中小学心理顾问、精神医疗顾问亮相,未来,他们将点对点为东城区中小学提供心理支持。

主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携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锦涛、科大讯飞智慧心育研究院院长常雪亮、共青团东城区委员会及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心理部相关负责人和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心理教师佟缘圆进行了圆桌沙龙交流,就如何落实“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二十条”的思考与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现场,来自教育系统、卫生健康系统的一批东城区中小学心理顾问、精神医疗顾问获颁聘书,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对《东城区加强医教协同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质量的实施方案(试行)》进行了解读。

东城区积极响应北京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二十条”,倡导全员参与、全资源投入、全方位支持,同时坚持多渠道推进、多角度协同和多层次干预,全力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东城区教科院德育心理部相关负责人说:“未来,东城区中小学将设置不同学段身心健康课程和实践活动,建设适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场域。东城区的每一位教师都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者,在课程、活动、辅导等各个环节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庭、社会的力量也将联动起来,共同呵护学生们的心灵。”

东城区还将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心理健康教育赋能。主题论坛上,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蔡雷,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雷宏,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娟围绕人工智能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话题进行了交流分享。全区各中小学心理教师130余人听取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谊专题讲座《AI心理伙伴的设计及其未来发展》。

本届论坛推出了东城区中小学AI心理伙伴形象“福团儿”。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智能心理测评设备、情绪调节训练设备、虚拟现实心理干预设备,观摩了AI与学生进行聊天陪伴,体验了面部情绪的识别与积极心理训练相结合、各种沉浸式的VR放松场景等多类型互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