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北京市东城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我为群众办实事 点亮百姓微心愿”活动为抓手,推动创建为民惠民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延伸至“百姓心坎上”,以民生“小切口”书写创建为民“大文章”,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新画卷。
一、聚焦实事“怎么办”,加强规范建设
发布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点亮百姓微心愿”的实施意见,完善微心愿台账,做好全流程跟踪记录,2024年全年共征集实现4618个“微心愿”,办结率与满意率均达到100%。引入社会资源,通过建立“幸福永定”公益专项基金、“巷光聚邻”社区公益专项基金等助力百姓微心愿达成,以“小基金”撬动“大服务”,绘就服务民生、守望幸福“最大同心圆”。
二、聚焦实事“办什么”,精准对接需求
8旬老人关玲老师在“微光闪耀传文明 聚力实践新征程”活动现场,深情讲述街道社区多方协作,帮助自己达成回母校的微心愿故事。
线下,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咨询等形式,形成群众“需求菜单”。163个社区打造“1+X+3”工作法,即以1个社区党委为核心,依托社区网格,带动社工、物业、居民3类群体共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点亮百姓微心愿”活动,用心用情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线上,深化“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工作机制,持续优化“北京东城”APP平台相关功能板块,群众在网上“点单”,各街道、社区根据类别“派单”,辖区企业、党组织、党员对接需求“接单”,架起为百姓排忧解难的“连心桥”。
三、聚焦实事“谁来办”,凝聚多方合力
充分发挥各街道共建联席会的聚合作用,联动全区262个文明单位、54个文明校园、3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立以社区志愿者为主,多方力量为补充的基层群众服务队伍,积极认领并实现无障碍扶手设置、平房院落加装路灯等百姓“微心愿”。制作发放“星光卡”,动员辖区餐饮、理发、家政等便民服务单位为公益企业、志愿者提供消费优惠,实现公益回馈的激励闭环,以“冒热气”的服务激发文明创建内生动力。
四、聚焦实事“办得好”,强化宣传引导
举办“微光闪耀传文明 聚力实践新征程”“情暖微愿 让爱相融”等成果展示活动,“枣花课堂”“亲子研学营”“跑步1公里·捐款1元钱”等“暖心愿”深受群众好评,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用。发挥辖区文联、艺术团体等专业力量作用,邀请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创作情景剧《微心愿·母校行》等,发布《点亮“微心愿”,共筑幸福城!他们的“需求清单”我们这样满足》等暖心案例,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足感。
为民服务没有终点,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唯有“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方能凝聚起“民呼我为”的磅礴力量。下一步,北京市东城区将继续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微”处着力、在“实”处发力,让文明之光映照千家万户,共绘“民安城美”的新时代东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