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被业界喻为“无烟的森林火灾”。目前,正值美国白蛾第三代幼虫危害高峰期,幼虫网幕明显,已经破网扩散造成取食危害,待其进入暴食期,极易产生多点暴发的危险,造成连片吃花吃光等“顽疾隐患”,给林木生态安全和绿化造林成果带来极大威胁。

为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做好林木管护工作,大兴区林场根据所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开出“高站位细化责任”“多渠道智慧监测”“全方位科学防控”三大“诊方”,积极有序开展以第三代“美国白蛾”为主的季节性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林木生态高质量健康发展,为新国门建设当好“绿色医生”。

分网格部署,责任落实要“抓了”

依托林长制制定专人负责病虫害防治工作机制,成立病虫害专项防治领导小组,打好美国白蛾防治“攻坚战”。

从全面了解各林地病虫害状况入手,通过分区划片职责上墙,签订《病虫害防治责任书》,建立病虫害防治微信群,细分管护责任,促进信息共享,整体联动,做到病虫害防治责任压实到人、工作指定到位,形成全面拉网防治“抓了”的工作态势。

多渠道监测,幼虫网幕要“抓早”

针对所属4个分区地块5311.9亩林地,严格制定监测范围、监测时间、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充分开展系统调查和人工普查,形成林木“全线监测”和“智慧体检”。

监测过程中,按照林木分布状况,以桑树、椿树、白蜡、榆树、法桐、泡桐、杨树等为重点,专人每日查看、记录性诱捕器与黑光灯内美国白蛾成虫数量并清理,及时对幼虫网幕发生位置、数量进行记录调查及剪除,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

截至目前,共设置黑光灯35个,投入引诱剂140余套、诱芯1000余粒、诱捕器1100余套,做到全覆盖无死角,逐块逐株排查,详细制定台账,发现一个除一个,坚决把幼虫消灭在发现状态。

全方位防治,科学预防要“抓小”

严格按照美国白蛾防控预案,整合信息资源,根据各级林长巡查信息,综合开展物化生立体化病虫害防控,为秋季病虫害防治开好“管用方”。

根据监测“体检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及时分情况采取人工物理防治、药剂防治(苦参碱类药剂)、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管理预防。日常巡查中,精准选用雾炮车等相关辅助防治技术,按天对主要地块不间断巡查,充分用好“发现-报告-处理-回头看”闭环机制,确保病虫害“顽疾”预防有效,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巡查760余次,释放周氏啮小蜂90万头,悬挂蜂蛹1800个,有效保障防控工作“不漏一环”。

责任细落实,监测全覆盖,防治无盲区。接下来,大兴区林场将进一步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监测巡查力度,确保防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生态“绿色医生”,为保卫全区森林生态安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