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是城市烟火气和民生福祉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不容忽视的细节。天宫院街道海子角小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基础设施陈旧、停车规划不足,如何让“家门口”变“脏乱差”为“洁序美”?且看小区西侧背街小巷15天“变形记”。

“你知道吗,我们家小区新增了好些个停车位,这下方便多了,终于不用早起先给邻居打电话挪车了。真是开心呀!”家住天宫院街道海子角小区的王女士忍不住跟同事炫耀。

背街小巷是城市烟火气和民生福祉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不容忽视的细节。天宫院街道海子角小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基础设施陈旧、停车规划不足,如何让“家门口”变“脏乱差”为“洁序美”?且看小区西侧背街小巷15天“变形记”。

规范城市家居,拓展有限空间

海子角小区西侧路长120米、宽7米。走进巷口,宣传栏破旧,阻车桩及部分沙袋随意摆放,墙边管道裸露影响美观。“城市规划师”整合墙上空间规范宣传栏,让阻车桩及沙袋“有序就位”,将墙边裸露的管道进行更换“包扎”,最大限度拓展小巷的有限空间。

整合闲置场地,施划停车空间

海子角小区共206户居民,但小区内只有90余个停车位,异常紧张,晚下班的居民经常因没有停车位转半天或停巷内,一早大人孩子上班上学,挪车也是耽误工夫。在此次改造中,通过修复破损路面、清理垃圾、硬化闲置空地等措施,施划了36个停车位,大大缓解了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推动设施焕新,营造安全空间

路灯暗或不亮是背街小巷的“通病”,为此,街道职能科室协调施工方修复并粉刷破损外墙面130余平方米,安装了5组太阳能路灯,同时,协调区管通办“规整”50多米的架空线,协调海子角棚户区改造的施工方对1棵危树进行修整,让居民回家之路明亮安全。

由于海子角村拆迁,导致小区南侧无围墙遮挡,既存在安全隐患,也给居民的隐私性带来不便,街道将墙面进行修复,并安装了26米围挡护栏,保障了居民的安全居住。

下一步,海子角社区将持续发挥“五彩楼栋”社区党建品牌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打造美丽宜居社区。天宫院街道也将坚持民需导向,持续扎实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程,将听民声、体民情、解民忧融入每一条背街小巷的精细化治理中,在微改造微更新中不断擦亮为民服务的底色。(天宫院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