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咏诗、梨园写生、梨园远足、挖野菜、“观察小燕子一家”……房山区琉璃河镇窑上幼儿园开展梨园特色课程展示活动,将园内的活动搬到“大自然”中,让孩子们享受无尽的童年乐趣。

琉璃河镇窑上幼儿园周边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教育资源,幼儿园地处房山区东南部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当中,万亩梨园自然环抱,是一所美丽的农村幼儿园。在这里,孩子们爱在梨园、快乐成长,老师们爱在梨园、幸福工作。

在窑上幼儿园党支部引领下,窑上幼儿园紧跟房山区课程领导力项目的实施步伐,不断探索、实践、完善梨园课程。幼儿园始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导,逐步形成了“让孩子童年留下爱的脚印,让生命教育充满爱的力量”的办园理念,落位这一理念,不断浸润以爱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窑上幼儿园一直践行这一理念,注重探寻幼儿、教师、园所发展的规律,智慧发展、快乐成长。珍视贴近幼儿生活的自然资源教育价值,坚守融于生活教育,促进幼儿快乐发展的梨园课程的园本课程方向,持续探寻幼儿园教育的本源之所在,并努力在课程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形成源于自然、融于生活、快乐发展的课程理念。

以“源于自然、融于生活、快乐发展”理念为指引,窑上幼儿园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确立梨园课程教育内容。

幼儿园开展基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下的梨园四季主题活动。关注二十四节气的物候现象、关注节日活动、关注社会事件,更关注幼儿在其中的可参与度,从而集体设计出同一主题背景下,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发展目标、活动内容和策略。如:春分节气,天气渐暖,园内百花争艳,园外梨花含苞待放,孩子们一起记录花期,形成梨园花期的时间统计,制作品尝小吃“驴打滚”,了解节气习俗。进行梨园发现,认识不同种类野菜。又如清明节气,学习清明三候儿歌,分析节气特点,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设计重点教育内容。大班的孩子到窑上英烈园祭扫,进行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

窑上幼儿园提出了要给幼儿“诗化”的生活,就是要学会用诗人的情怀去拥抱自然和生活,用自己的语言去记录、描绘、赞美自然和生活。伴随着每一个主题的开展,形成了几十首教师和幼儿自己创编的梨园诗歌。当孩子们每天朗诵着“我家住在梨花园,空气清新天蓝蓝。梨树品种多又多,我们来做宣传员……”春天梨花朵朵开,满树白花像雪海。欢迎朋友来我家,远足赏花多愉快!”诗歌就融入了幼儿的生活,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就嵌入到幼儿的基因里。

窑上幼儿园还提出要解放孩子,鼓励并欣赏孩子的艺术表达。他们最喜欢梨园“写生”,背上小画夹,拿上小画笔,去发现、记录下“我的梨园发现”。在他们的画笔下有正在慢慢爬回家的小蜗牛;梨树洞里正在搬家的小蚂蚁,吊在树上的小青虫。每次的发现活动都是讲述他们的奇趣故事时间。他们最喜欢用梨枝插花装饰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用梨枝搭建小房子,拼摆自己喜欢的五角星,制作美丽的相框,尽显梨树枝的枝丫美。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了自然环境和材料带给我们的美,激发了幼儿想象与创作的能力。

窑上幼儿园在自然教育课程中提出了生命教育,种养就是最好实现的全收获教育。因此,小班种玉米和黄豆,中班种花生,大班种黄瓜等等,同时幼儿园还为孩子们种下了比较少见到的高粱、芝麻、谷子,使孩子认识并了解与我们生存相关的食物来源。孩子们亲身体验饲养蚕宝宝,感知不同阶段的变化。观察小燕子一家,初步建立起真实的“生态观”。

为了从小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与习惯,窑上幼儿园成立了游戏拓展小组,根据园所幼儿体能测查报告数据分析,按计划开展平衡、上肢力量、速度与耐力等运动素质提升的实践研究。充分利用梨园自然资源,开发了梨园远足、快乐骑行游、爬树、林间奔跑、定位游戏等一系列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运动兴趣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锻炼了幼儿的意志品质,有效提升师生运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