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房山区委组织部、房山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高扬的旗帜》系列专题报道,全面展现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在“五子”联动中找准定位,担当作为,全力建设“六大房山”,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的房山答卷。

陈元锋,1972年10月出生,共产党员,2013年至今担任房山区霞云岭乡银水村党支部委员。在“2017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中荣获“2017北京榜样”提名人物,分别于2017年3月15日和2018年5月7日荣获由北京市红十字会授予的“北京市红十字博爱奖状”、分别于2017年3月15日和2018年5月7日荣获由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颁发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陈元锋是罕见的RH阴性血,2017年3月陈元锋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成功救治了一名白血病患儿。2018年4月初,这名配型患者病情复发,2018年5月,陈元锋第二次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再次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山村里,把真爱献给乡亲

陈元锋作为一名村干部,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中重情重义,时刻保持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他精通电器调控、修理,也会电气焊手艺,邻里乡亲谁家的电器、农具需要修理,他都无偿帮助维修;有的村民家地势高,家里没有水井也没有铺供水管线,陈元锋就每天开着抗旱水车将水挨个儿送到村民家中……他的热情善良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

2016年7月20日,突降暴雨,正在巡查河道的陈元锋发现水位上涨得特别快,眼看就要淹没刚刚修理过还未封闭的井口,为避免洪水倒灌入井内影响全村人正常吃水,他顾不得从上游翻滚下来的洪水,动员另外一位党员一起用塑料布把井口捆扎起来,几乎就在河水淹没机井的同时封闭了井口。

关键时刻,彰显大爱无疆

2017年3月,44岁的共产党员陈元锋做了一件让他无比自豪和光荣的事——为一名从未谋面的河南5岁血液病患儿捐献了骨髓。2013年11月,房山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银水村做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陈元锋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毫不犹豫地填写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申请表,并动员妻子也报了名,两人的血样同时采集入库。2016年8月16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检索,陈元锋HLA初配型与一患者吻合,2016年9月8日,通过高分化验确定,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5岁的白血病患者的匹配十个点完全吻合。当得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北京管理中心的通知时,陈元锋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作为一名党员更应义不容辞。”陈元锋充满豪气地说。

第一次捐献

2017年3月,在空军总医院的病床上,双臂连接着输血管的陈元锋看上去十分平静。他的血液很快就会在一个五岁小男孩的身体里流淌,为他带来生的希望。想到此,陈元锋不禁露出了微笑。2017年3月15日,陈元锋进行了骨髓采集。手术刚刚完成几个小时,他挂念着自己的工作,对来医院慰问的领导说:“你们放心吧,过两天我就回去,村里还有好多事哪”。采集过后,陈元锋收到了一封医院转来的匿名感谢信:“我怀着万分感激之情给您写这封信,敬请接受我们全家人对您的敬意和感谢!虽然我们不曾见面,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是您用大爱救了孩子,我们终生难忘!我们也要将这份爱传递下去,愿好人一生平安……”

读着这封满怀感激的信,陈元锋热泪盈眶,他默默地把信珍藏起来,并告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请把祝福转达给孩子,让他鼓起勇气战胜病魔,我陈元锋永远都是他的坚强后盾!”

第二次捐献

2018年4月初,陈元锋接到红十字会消息,这名配型患者病情复发,询问他是否愿意第二次捐献?“救人就要救到底!”他当即就同意了。为顺利捐献,他积极锻炼,力争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2018年5月7日,陈元锋在空军总医院完成了第二次骨髓采集手术。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陈元锋两次捐献骨髓,用自己的大爱延续着患者的生命。这一次,陈元锋同样获得了全国和北京造血干细胞骨髓库颁发的两张捐献荣誉证书,一个排号是:NO7304,一个是NO305。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坚守,倾注着真情。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无怨无悔,奉献大爱。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