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别急,有什么心里事和我说说,我就在您身边!”汛情之后,部分受灾群众可能会出现心坝“决堤”等问题,房山团区委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灾后心理援助特别行动”,在团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依托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在丰台团区委、东城团区委、石景山团区委、朝阳团区委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储备了一支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伍,由47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组建而成。
8月5日,在西潞街道北潞园社区树荫下,2张桌子、4条长椅、1个志愿者服务岗桌签、3名志愿者,心理疏导志愿服务站点正式启动。“鞋冲走了,家被淹了,看着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家住北潞馨6号楼的居民正在跟来自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的志愿者许建农哭诉,“我们就老两口在这儿,前几天水深得都出不去,没信号孩子也联系不上,真是太焦心了。”一天下来,十几位居民陆续赶来和志愿者们讲述自己在此次强降雨中的遭遇,在刘方方、潘昀彤等有专业心理咨询经验的志愿者的陪伴下,他们倾诉着曾经历的一切,以及内心的悲伤和恐惧。憋了几天的情绪,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是什么支持我们走到现在?”释放完情绪,跟随志愿者的提问,居民们也看到了来自政府、志愿者的帮助和支持。“我们有信心重建家园!”
来自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的志愿者熊德杰不仅在站点接待咨询的居民,还走访入户,带上笔和本,主动和北潞园社区的居民聊天,关心家里目前的情况,做一名倾听者,倾听居民的烦心事儿、困难,在现场安抚大家的情绪,进行开导;回来后还记录好每日的咨询台账,为后期社区服务提供一定参考。“8月9号那天,上午我入户了6栋楼14个单元,下午是4栋楼10个单元。”
志愿者走访入户
截至目前,房山团区委已在房山区西潞街道北潞片区开展6天心理志愿服务工作,招募心理咨询师10位,大学生志愿者14位,并由1名社工、1名心理咨询师和1位大学生志愿者的配置组成3支队伍,驻扎3个点位开展活动,服务时长达36小时,服务人数超120余人,以“专业人才”服务受灾群众,让群众心理得到有效疏通。
房山团区委组建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伍不仅走进了社区,还走进了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近日,房山团区委带领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小分队前往石楼镇中学安置点开展志愿服务。青年干部杨浩源、市青少年法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李雪原老师、北京工业大学志愿者王宇航组成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伍到安置点后,首先来到了受灾群众床边,主动了解大家情况,安抚、关照受灾群众。有群众看到青年志愿服务岗标识会主动来咨询,志愿者积极询问、耐心倾听,并安抚其情绪。“真没想到这么大的水,家里也没水没电,就是舍不得啊。”安置点的群众以老年人为主,李雪原老师从关心生活着手,和大家交谈起来,“只要好好活着,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志愿者在石楼中学安置点
据介绍,目前团市委已开通12355-7防洪防汛心理咨询援助专线,线上“青听益站”小程序也同步提供实时心理支持。下一步,房山团区委将在“青春房山”微信公众号开设心理热线栏目,为受灾青少年及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志愿服务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筑牢防汛救灾心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