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全区文明创建水平,今年以来,房山区继续以创城为抓手,聚焦群众所需所求,将文明创建与服务群众捆绑式推进,在“软件”上提升,更在“硬件”上发力, 同步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宜居、让群众更满意。

督帮一体 “垃圾坑”变身“美池塘”

“去年的特大暴雨灾害,村西的蓄洪大坑水位达到极限,我们连续抽水72小时,险情才得到有效控制。今年汛期前,多亏了区纪委多次协调,大坑里的建筑垃圾才能及时清理干净,不然我们村又面临内涝的风险!”窦店镇普安屯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面对整治后干净整洁的蓄洪大坑感叹道。

位于窦店镇普安屯村村西的这个大坑,是几十年以来自然形成的蓄洪大坑,大坑长200余米,宽100余米。每逢雨季到来,全村大部分的雨水都排往蓄洪大坑,有效缓解农村排水系统不足造成的内涝问题,对汛期村内排水防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有些村民借着加固自家护坡为由,开始收集建筑垃圾填埋大坑,并在坑边私搭乱建,圈地种菜。随着私倒建筑垃圾、乱搭乱建现象日益严重,蓄洪大坑变成乱堆乱放的“垃圾坑”,不仅破坏周边生态环境,还导致蓄洪大坑面积日益减少,逐渐丧失防洪蓄水功能。

区纪委紧盯在集中整治线索办理中发现的问题点位,相关负责人先后三次带队深入普安屯村开展“四不两直”督导检查,督促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窦店镇党委也迅速了解相关情况,于今年5月起进行集中整治。

在区纪委的监督推动下,窦店镇两周内累计清理普安屯蓄洪大坑建筑垃圾150车,拆除村民私搭乱建200余平方米,加固护坡400延米,使垃圾遍布的蓄洪大坑,昔日的“垃圾坑”华丽变身“美池塘”。

“自从整治后,排水通畅了,居住环境变好了,住得也踏实了,真的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一位普安屯村民这样说道。

今年以来,区纪委紧紧围绕集中整治工作,坚持解民所忧、纾民所困,巩固深化集中整治成果,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积水不再 出行无忧

有村民反映,村北一条道路雨后有很多积水导致无法正常通行,希望可以尽快解决积水问题。接到群众反映后,琉璃河镇保兴庄村村委会立即与该村民联系,核实相关情况,经过实地勘查,确认该路段为村北一条土路。

村党支部迅速反应,两委班子成员共同讨论研究制定铺设方案,确定方案后立即开始施工。

施工队、村两委共同配合,填充路面沟壑、平整路基,铺设碎石、压实路面,使该路段快速恢复了正常,不仅解决了村内土路积水不畅的难题,也让村民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难题。

弯道安装广角镜 守护安全出行关键点

药王谷景区位于周口店镇泗马沟村,部分道路弯度较大,车辆容易发生剐蹭,且随着红叶最佳观赏期的临近,景区即将迎来大批游客。为确保村民和游客交通出行安全,泗马沟村向前一步,主动治理,自筹资金安装公路广角镜。

经过精心布局研判,广角镜的安装位置精准安装在村内复杂道路及视线盲区,能清晰映照出视线盲区内的行人与车辆,有效预防因视线受阻引发的交通事故。

此举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安心的游览环境,也极大地保障了村民的日常出行安全。村民们纷纷赞扬,这是一项贴心、实用的工程,“小小”广角镜,守护的是群众出行的“大民生”。

精准服务“再发力” 做好生态“守夜人”

为进一步改善提升燕山地区空气质量,让百姓呼吸更健康,让群众共享“绿色”创城成果,燕山发改委充分发挥“监测预警、协调联动、高效处置”机制作用,会同房山区生态环境局第九执法队、属地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燕山地区环境保护工作联合夜查行动。

在现场听取属地街道14类污染源排查、环保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工作汇报的基础上,重点抽查了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水毁修复工程、市政施工道路夜间扬尘管控情况和餐饮经营单位油烟排放及净化装置开启情况。通过检查,发现个别施工工地存在裸土苫盖不全、作业面湿化不足、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记录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现场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并要求其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加大施工扬尘及餐饮油烟管控力度,健全完善各项档案资料。本次夜查,共检查在建工地6处,餐饮单位4家;约谈企业1家。

通过检查,进一步完善了子站周边污染源台账,及时指导企业消除了问题隐患,提高了相关负责人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并积极引导其自觉履行环保责任。

修复路边小破损 守护群众脚下安全

日前,长阳镇熙景嘉园社区有居民反映,社区道路一小块地面塌陷,裂口长度约40厘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把问题上报相关负责人,并联系物业就修复工作进行沟通。很快物业维修人员就来到现场实地勘察,并及时用水泥对路面塌陷处进行了填补。

从发现“小隐患”到满足“小心愿”仅用了一个多小时。“真没想到社区这么快就把塌陷的路面修复好了,谢谢!谢谢!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小区居民刘阿姨高兴地说。

民有呼,我有应,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接下来,房山区将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求、急难愁盼,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办的更贴心、更暖心,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创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