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云居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文化传承者——昊天外国语学校的“小小讲解员”和首都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他们用青春的视角讲述文物故事,用温暖的服务守护景区秩序,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以文化传承之名,书写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童声里的文化自信:小小讲解员的家国情怀

“这块石碑见证了古人的智慧,也提醒我们要珍惜今天的文化传承。”昊天外国语学校的“小小讲解员”站在云居寺的石经前,用清澈的声音向游客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他们不仅是历史的传递者,更是文化自信的播种者。

在孩子们的眼中,每一件文物都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见证。他们的讲解词里,藏着对先人智慧的敬仰,也藏着对祖国文化的自豪。五一假期,正是劳动精神的象征。孩子们在讲解中体会“守护文化”也是一种劳动,一种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志愿者的坚守:青春在服务中闪光

与此同时,首都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穿梭在云居寺的各个角落,入口处引导人流,北塔前维护秩序,地宫旁解答疑问。他们的身影,成为景区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五一假期游客如织,志愿者的工作并不轻松。但他们说:“能在这里服务,是一种荣幸。”有的志愿者甚至放弃了休假,主动报名参与。对他们而言,维护景区秩序不仅是志愿服务,更是一种责任——守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护国家的记忆。

基地与学校合作: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云居寺与学校的合作,打破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边界。孩子们通过讲解文物,触摸历史的温度;大学生们通过志愿服务,践行青春的担当。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爱国情怀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感、可知、可践行的精神力量。

五一假期,本应是休息的日子,但这些年轻人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度过──他们用声音传递文化,用行动守护文明。这种选择本身就是爱国精神的体现。当孩子们指着石碑说“这是我们的历史”,当大学生们默默维护着景区秩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活动的成功,更是一代代人对文明的珍视与传承。这种传承,正是爱国主义最深厚的土壤。

下一步,房山区将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与学校等多方合作,让更多年轻人在文化传承中读懂中国,在志愿服务中践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