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单元门封控初期,居民有很多担心,物资不够怎么办?有就医需求怎么办?垃圾怎么处理?……连日来,居民由担心变为了放心、安心,正因为有海淀区紫竹院街道机关干部、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物业的多方协调配合,让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地运转。
物资有保障 协调商家直接配送
为了做好封控区域居民的生活服务保障,军乐团社区居委会在接到临时封控的通知后,立即启动了社区疫情应急预案。“财智会馆共16层,单层就有33户,而且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即便几个月前的台账信息都会有不同。”军乐团社区党委书记任继新告诉记者。为更好的保障封控楼宇内居民的核酸检测、物资配送、垃圾清运、外出就医等各项工作,社区居委会联合物业公司,逐门走访,一边安抚居民情绪,一边核对实际居住人员信息,并将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照顾人群重点关注。
“由于是凌晨进行的封控,居民们最担心的还是生活物资的保障,志愿者们都很辛苦,都做得特别好,我们心里就不慌了。”紫竹院街道军乐团社区财智会馆的居民向记者说起了封控的感受。
考虑到部分老年人对于网络购物存在一定困难,为做好封控区域的居民服务保障,紫竹院街道成立了应急服务队,协助社区及物业进行秩序维护、核酸检测、数据核查、运送生活物资等服务,并积极协调各商家直接配送封控区内的物资。“我们为每户发放了一个蔬菜暖心包,一个暖心包十几斤,十几个人半天时间才送完,所有人累的衣服都湿透了。”军乐团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小区居民也纷纷晒出了“蔬菜暖心包”,在微信群里,将蔬菜摆成小人,在鸡蛋上写下感谢的话,拍照分享,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感受到深深的温暖。
服务有温度 志愿服务化身多面手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疫情出现后,为了减轻核酸检测工作人员的压力,任继新在军乐团社区群里面征集医务工作的志愿者,让防疫工作高效有序地推进。
“我报名,我是护士,我可以来帮忙。”来自北医三院北方院区的护士和另外两名医生看到社区群里的信息,便主动报名,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帮助社区、物业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任继新告诉记者:“财智会馆700多人,两个工作人员进行检测的话半天都不一定采集完,但在三名医务工作者的帮助下,两个小时就采集完所有人员的样本。”
“我身上有些疼,想去医院买些药,要怎么办?”紫竹院街道三虎桥社区党委书记孙红梅在微信群里收到了这样的求助信息,求助的是封控楼门内的居民。得知具体情况,孙红梅犯了难,自己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不了解该帮助居民购买哪些药品,对于处方药还需要医嘱才能购买。孙红梅在紫竹院街道的帮助下,与北医三院北方院区协调沟通。医院院长在得知了病人的具体情况后,表示积极配合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在得到医院的肯定后,三虎桥社区的志愿者第一时间就前往了医院。“居民得的是皮肤病,为了避免转述表达不清居民的病情,我们工作人员就用手机视频连线的方式,让医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具体情况。”孙红梅告诉记者。从前往医院开药,到交到居民手中,仅仅用了不到四十分钟。在看到居民拿到药的回复后,孙红梅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遇到需要就医的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和居民联系,了解具体情况并填写相关信息,两边同时进行,第一时间保障居民就医。”孙红梅说道。
为充分保障广大居民的生活与就医需求,紫竹院街道积极把更多更广泛的医疗保障力量动员组织起来,及时发布政策信息、收集居民信息,重点关注封控区域内人群的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