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学院路街道校友科技创新赛事中国农业大学分赛场”活动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学院路校友科技创新赛事以学院路辖区六所高校为单位,旨在发掘和服务院校和院校校友的具有前瞻性、创新性、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型项目,并邀请至赛事分赛场,中国农业大学分赛场活动是该赛事的最后一场分赛,该赛事将于2023年5月举办现场总决赛。
活动现场,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医药健康、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农作物创新生产等领域的10个优秀项目参加了赛事路演。来自投融资、产业界、学术界的5位专业评委在现场对项目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和指导。
中农福梨德团队专注于果蔬中功能酶的开发、生产、加工及应用,在本次活动中,该团队带来了“基于生物智造面向未来工厂的功能蛋白”项目参与比赛。中农福梨德团队负责人赵阳告诉记者:“能参与本次比赛,我们团队感到十分荣幸。这次的中国农业大学分赛场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把自己的产品展示给更多的人。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各位资深的评委专家也对我们的产品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后续,我们会基于今天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进一步打磨我们的产品。”
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处长杜金昆告诉记者:“中国农业大学作为农业类高校的排头兵,将勇担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历史使命,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实现科研成果的高效率转化。2022年,学校完成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突破百项,项目的数量与质量均创历史新高。”在他看来,本次中国农业大学分赛场活动的举办,是学校贯彻落实农业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
学院路作为中关村科学城——中知学区域科技文化智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汇集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人才、校友、智力、科教资源,在深入推进区域创新中,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
学院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郑鹏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街道立足辖区内广泛多元的创新要素优势,设计打造由“环高校国际科创带”“环高校校友文化带”“环高校慢行系统带”“学院路城事创新节”组成的,以“强化高端创新策源、发展活力校友经济”为主题,具有全球品牌影响力的学院路“三带一节”创新街区生态体系。“举办学院路街道校友科技创新赛事,就是要进一步激发地区创新创业活力,力争吸引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科创项目落地生根,并使之逐步成为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下一步,学院路街道将继续搭建平台,把参赛的优质项目推荐至合作机构的“技术经理合伙人计划”,以帮助项目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资源配置不到位、市场需求不精准、转化路径设计不科学和转化过程不连续等问题,争取通过一系列专业的服务将项目“扶上马并送一程”,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地区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