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匆匆赶回家‘抢车位’了。现在找车位‘很从容’。停车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停好车走几步就到家了,很方便。”“民生至上,接诉即办”,今年以来,马连洼街道在“接诉即办”工作中始终秉承着一条热线听诉求、一个诉求管到底”的原则,闻讯而动、迅速处理、及时反馈,依法依规解决群众诉求,让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破解“停车难。
错时停车 解决居民停车难
近日,马连洼街道农大南路社区某单位家属楼居民反映,其居住的小区停车困难,由于常常找不到停车位,居民停车只能见缝插针或就近停放在路边,给生活和通行造成很多不便。“眼瞅着到家门口了就是进不去,寻找个车位很不容易。夜班回来我只能把车停在路边,但又怕违章贴车被罚款。”一位居民向记者说道。
该社区邻近上地医院、圆明园消防救援中队等单位,但划线车位仅有42个,停车位缺口达100多个。除了停车位数量与居民车辆数量严重不匹配外,小区内外的停车秩序也比较混乱,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凸显。“我们家属楼共计180户,由于车位需求量大,停车只能见缝插针,还有很多非小区居民的车辆也在附近乱停乱放,导致小区内外道路拥挤不堪,车辆堵住楼道出入口的情况频频出现。”社区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在了解到居民诉求后,马连洼街道高度重视、及时响应,在实地查看点位现状后,走访了居民群众,并联合城市管理办公室、武警某支队、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现场商讨解决方案。“老旧小区本身存在空间小的问题,停车资源有限。除了挖掘老旧小区的内部资源外,还要因地制宜,积极推展错时停车。”马连洼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邵永旭介绍说,“我们在道路的畅通性和居民停车的便利性之间寻求平衡。对于无法施划路侧停车的地方,我们协调交管部门按照老旧小区停车政策,允许居民夜间道路路侧错时停车。”
“‘潮汐车位’供居民错时停放,加强停车制度管理。”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副大队长席峥介绍说,“晚上七点到早晨七点这个时间段通行压力相对来说是小的,在这个时间段允许居民在路的一侧停车,既满足群众停车难的问题,也保证了道路的通行需求。”
形成合力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办事五分钟,堵车半小时。很多车辆随意停放,不仅不安全还耽误时间。”近日,马连洼地区居民反映,软件园二期周边存在无照经营游商,且部分车辆违规停放,马连洼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以群众诉求为导向,联合交通执法部门对软件园二期周边环境秩序问题开展了联合整治。
为找准问题源头,确保及时发现、有力整治秩序乱象,马连洼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与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加强联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推进环境秩序治理工作走深走实。“改善环境秩序,需要协调好居民、企业、街道、社区等各方利益,多措并举才能形成合力。”马连洼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刘孟涛介绍,在问题多发区域和高发时段,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采取了“环境秩序巡查+违规停车整治”的工作模式,疏导软件园二期地面冗余车辆,查处无照经营,有效改善了周边环境秩序,妥善解决了居民诉求。
“我们将继续深化‘接诉即办’工作,认真梳理分析重点点位和诉求高发点位,明确任务目标,突出问题导向,紧盯问题整改,为居民群众营造更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公共环境。”马连洼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快补齐居民停车供给“短板”,有效缓解居民的停车难矛盾,增强群众满意度。让群众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办、马上办,架起党和政府沟通群众的“连心桥”,促进基层治理能力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