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普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技知识,引导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增强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4月9日上午,海淀区清华附小四校区一体化人工智能竞赛暨人工智能教育论坛活动在清华附小双清苑校区举行,来自清华附小四个校区以及延庆二小的近300名学生参与其中,同场竞技。

据了解,此次清华附小四校区一体化人工智能竞赛活动,设有Arduino趣味编程、智能定位挑战赛、智能定位创意作品、创意搭建棒球机器人、Arduino创意作品等五个竞赛项目。“此次以人工智能主题的创新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搭建比赛的平台,旨在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学习人工智能以及编程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推动一到六年级贯通式培养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是为了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搭建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在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清华附小科任主任李强表示。

特色赛事寓教结合

小小的定位车,通过孩子们的编程操作,就可以走出设计出的既定路线,成功地将垃圾进行分类。在智能定位挑战赛项目的比赛现场,不少同学组队参加,沉浸式进行了垃圾分类主题的比赛挑战。

“智能定位挑战赛项目是我们和清华大学一起研发的,是此次活动的特色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孩子们将一改之前机器人中无法进行精确定位的弊端,让机器人知道自己在哪,完成精确定位后,进而完成每一项的任务。”清华附小信息科技老师张征向记者介绍:“特别是,我们匹配了对孩子们有教育意义的垃圾分类的内容,通过与计算机编程内容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挑战赛过程中对垃圾分类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活动中,来自清华附小五年级的李由和刘星榆作为队友,共同参加了这个比赛项目。李由告诉记者:“挑战赛中,我负责程序的编写,队友负责调试车子以及上传程序。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定位车的比赛,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队友刘星榆表示:“我们还是比较喜欢机械类的控制型竞赛,虽然比赛比较有难度,但是我们会一起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后也会更有成就感。”

参赛选手“脑洞大开”

据了解,除了智能定位挑战赛,当天的其他竞赛项目也颇具特色。其中,Arduino趣味编程项目通过编程以及传感器的使用,实现创意作品的整体呈现。“在比赛的过程中,我遇到一些困难,但是通过学过的编程知识都能一一解决。通过参加这个比赛,让我更熟悉了解了编程的作用,也知道了关于搭建和结构的一些知识。同时,让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更有力量去克服,能够参加这个活动我非常荣幸。”参加完Arduino趣味编程项目后,来自清华附小清河分校五年级的学生秦学文对记者说。

而智能定位创意作品项目中,孩子们将依靠定位车技术,完成对生活进行改善的一些项目。“同学们脑洞大开的设计有很多,比如说有的同学做出来定位车,在丝绸之路的地图上完成一个从敦煌到北京故宫的穿越;也有的同学利用定位车的地图,在精确的码点坐标引导下,完成了一个送餐机器人的设计,类似的还有很多。”张征介绍。

此外,创意搭建棒球机器人项目,则是依照孩子们身心发展的特点,特别为低年龄的学生设置的,通过创设的与奥运会相结合的场景,让孩子们尽可能发挥自身想象的空间。Arduino创意作品项目中,孩子们利用课程上所学的信息科技知识以及过程与控制,电路原理相关的内容,进行了一些小发明和小创造。

据了解,近年来,清华附小积极开展各类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尽可能多地接触了解创新科技的发展,并通过参与其中,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思维得以提升。“一直以来,本着学生站立学校科技教育正中央的理念,我们成立了成志少年科学院,由学生来担任院长,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活动。同时,为了更好地给予孩子们支持,我们搭建了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此外,还有57位来自清华、中科院以及各领域的专家,助力同学们学习各种场景的科学知识。”李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