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将不能在北京上路行驶,也不能在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停放。为积极推动居民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有序退出,营造平安和谐交通环境,海淀区持续开展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政策宣传及专项整治行动。

“过渡期”政策宣讲进社区

8月9日,海淀交通支队黄庄大队民警走进四季青镇西山国际社区,开展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政策主题宣讲。“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出厂前未经碰撞测试,如果发生交通事故,犹如以卵击石,后果不堪设想……”民警用真实的交通事故案例,直观讲述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民警还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向群众讲解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的淘汰处置流程。

“西山国际社区有很多居民在锦绣大地工作,他们使用电动三、四轮车的需求较大,我们在小区所有楼宇、电梯间张贴了违规电动三、四轮车退市和线下回收方法的海报。”黄庄大队副大队长吴镇良介绍。黄庄大队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逻、高峰执勤与平峰检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车站、医院、学校、农贸市场、大型商超等重点区域巡查频次,严查无牌无证电动三、四轮车非法载人、闯红灯、逆行、违法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

日前,海淀交通支队中关村交通大队民警会同中关村街道宣讲团,深入希格玛社区开展“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综合治理”政策宣讲。民警播放宣讲视频,向群众宣传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对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负面影响,重点讲解了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的安全隐患、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提醒有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的市民尽快处置车辆。

活动最后,民警围绕电动车“五不一戴”,提示电动车驾驶者出行时不闯灯、不逆行、不违法进入机动车道、不“醉酒”骑行、不违规骑行带人,骑乘电动自行车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持续推进违规电动三、四轮车 专项整治工作

连日来,上地街道积极推进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加大线上线下宣传、设立线下固定回收点等,确保违规车辆有序退出。

“您这个电动三轮车是不在工信部机动车目录内的违规车辆,按规定明年起就不能上路行驶了,也不能在公共场所停放,请您尽早妥善处理。”记者在采访现场看到,上地街道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专项整治工作专班人员正在走访摸排违规电动三、四轮车。

上地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地街道高度重视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专项整治工作,接连召开调度会、部署会、推进会,全面细化工作措施,并成立街道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具体协调和督促落实。同时,各职能部门协同发力,综合行政执法队、清河交通大队、城市管理办公室,针对公共空间、道路范围和停车场内废弃车辆展开清理整治工作,通过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日常监管,并对在道路上行驶的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进行劝导,切实提升工作实效。”

此外,上地街道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力度,加强对社区、公寓大院、重点园区单位及学校宣传引导,同时充分发挥自媒体作用,在街道公众号和微信工作群大力宣传法规政策和线上线下置换办法。街道专班主要成员上地司法所邀请社区律师分别到重要社区对法律条例进行宣讲,各社区邀请各管片民警“街警”联手向群众讲解“过渡期”有关规定,对回收政策、回收渠道及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解答。

“为便于地区个人车辆淘汰处置,上地街道已对接北京市指定线上平台回收,同时在东北旺南路28号院设置1个固定回收点。”上地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地街道将持续落实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的专项整治工作,多渠道、高密度、广覆盖开展宣传教育,同时加强道路巡查力度,对主要路口电动三、四轮车主不戴头盔、闯红灯、逆向行驶、违法载人、酒后驾驶、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全面净化辖区道路交通环境。

集中清理“僵尸车”

近日,北太平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进一步推进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综合治理工作,截至8月4日,综合行政执法队共巡查背街小巷8条,清理废弃电动三、四轮车23辆。

“前段时间,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在巡查时发现,笑祖北路沿线堆放着不少快递‘僵尸车’,不仅给过往行人、车辆带来不便,还占用公共道路和停车资源,其电池老化、杂物搁置等情况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北太平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发现的问题,综合行政执法队对该处快递“僵尸车”进行深入探查,发现这些快递“僵尸车”都查询不到车辆信息,车上也没有联系方式,无法确认车辆所属。因此,执法人员在每辆车的醒目位置张贴限期清理通知书,要求车主在规定时限内进行清理,并逐一走访周边各快递公司、站点,告知相关负责人及时认领、挪移车辆。之后,执法人员又对该地进行数次巡查,发现有些车辆仍然停放在这里,便迅速采取措施,对笑祖北路沿线停放的快递“僵尸车”进行集中清理。

接下来,北太平庄街道将继续加大对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的综合治理和宣传引导力度,不断建立完善动态台账,做到“随发现、随建账、随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