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海淀区清河站办联合上地科技园社区等单位、组织开展“友好站区”开放日暨“友好家庭”文明行动。来自上地街道、上地科技园区企业的十余组志愿者家庭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是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大手拉小手”亲子志愿系列活动的延续,通过倾听文化介绍、沉浸式体验无障碍设施、多场景志愿服务等环节,将文化教育、文明出行教育、家庭教育与“友好站区”建设深度结合。

学习式畅谈文明实践

“友好站区”如何建设?“小小倾听师”们有话说。活动伊始,一场TALK盛宴率先出马。来自清河站办的工作人员、上地科技园社区的志愿者、上地科技园园区的企业代表们分别分享了关于清河站历史、中轴线文化、家庭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知识,相关话题瞬间激起志愿者家庭的强烈兴趣。

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小志愿者们化身“小小倾听师”,不仅听得津津有味,更是进行了经典诵读,还发表了自己的“童”言金句。聆听童梦、汲取童智,孩子们提出的蓝图设想一定程度上让规划更加贴近出行、用城市未来小主人的所思所想,来促进站区高质量发展。

沉浸式体验“有爱无碍”

在由清河站办相关工作人员对友好站区的科学设计及动线安排进行讲解后,大家摩拳擦掌,小志愿者们在工作人员和家长的共同引领下,和视障人士刘老师一起开启“童”行站区小“密”探的奇妙之旅。

小志愿者们边“沉浸式”体验辖区内部分无障碍设施和服务,参观、体验地铁区域,边听刘老师分享自身的体会,直观感受特殊群体的出行不易以及对无障碍设施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对站区无障碍设施的优化建言献策。

通过这种方式,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无障碍出行,对特殊人群多一份理解,尽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助力提升特殊人群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打造“有爱无碍”友好站区。

感受多场景志愿服务

清河站办以寻宝的方式,在西广场志愿岗亭、出租车调度站、南下沉广场等重点区域设置了打卡、盖章点位,在每一关卡为小志愿者们准备了相应的志愿服务任务,打卡站区相关点位同时宣传文明出行,在任务完成后获得站区印章,未来·寻宝之旅可谓是仪式感十足。

突如其来的一场秋雨,打乱了原有志愿服务计划,但没有浇灭小志愿者们的热情,跟着备用计划,小志愿者们顺利完成任务,集齐印章。小志愿者们任务过程中,既体验了站区志愿服务文化,也锻炼了自己。

“我家孩子本身就对地铁文化、高铁文化很感兴趣,刚才听完清河站的历史,他问了工作人员好几个问题,正好前几天坐高铁去张家口玩了一圈,热情正高涨着呢。”家长们纷纷分享着自家孩子在活动中的趣事。这是一场亲子志愿嘉年华,更是一次奇妙的站区体验之旅。

“小小倾听师”站区体验亲子活动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也是友好站区建设的新起点。作为城市未来的建设者,小志愿者们对于站区的规划与建设总有着无限可能的想象与创造。在活动中,小志愿者们认真听讲、仔细思考,积极动手绘制“认知地图”,对“家门口”的站区,对“智能清河、人文互联”的整体规划及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