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淀区玉渊潭公园,随处可见亮眼的“柠檬黄”。他们穿梭于樱花海中,热情地为游客提供帮助。这支平均年龄59岁,由退休教师、工人、退伍老兵等群体组成的引导员队伍,用温情与专业编织着春日里最动人的风景线:从9年坚守樱花节的薛英,到30人应急响应群的“极速守护”;从自备“暖心急救包”的贴心服务,到总结“柔性引导法”的智慧奉献。他们让劝阻变成温暖,让秩序融入温情,用数万步的步数诠释着初心。

“阿姨,能帮我们拍张照吗?”两个小姑娘递来手机。薛英接过手机,仔细调整角度:“再靠近些,对,樱花正好在你们头顶。”按下快门的瞬间,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定格成最美的春日光影。

近日的玉渊潭,樱花如云似雪,游客摩肩接踵。在这座城市最热闹的春日图景里,总有一抹亮眼的“柠檬黄”穿梭其间。他们或弯腰搀扶老人,或热心为游客拍照,或引导游客文明游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海淀公共文明引导员,薛英就是其中一员。

从“劝阻不文明”到“主动送温暖”

早上9点,玉渊潭公园西门,60岁的薛英已经准时地站在志愿服务岗位上。晨光中,她清亮的嗓音穿透薄雾:“请大家提前准备好门票”“注意脚下安全”。这已经是她第9年参与樱花节的文明引导志愿服务。

“师傅您好,往前走五十米就有长凳可以休息。”薛英快步走向一位正要坐在围栏上的游客,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随后她又俯身对一个小男孩说:“小朋友,樱花树下不能奔跑哦,小心摔倒。”短短三小时内,这样的劝导她要重复上百次。

“刚开始做这份工作时,家人都反对。”薛英回忆道,为了不让家人发现,她曾偷偷把工作服藏在包里,直到有一天被丈夫当场识破。真正的转机来自儿子的一次“暗访”——当他亲眼目睹母亲满头大汗地帮外地游客搬运行李、为老人指路时,那个始终挂在母亲脸上的笑容让他瞬间读懂了这份职业的价值。“现在全家都成了我的后援团!”薛英笑着说。

“小姑娘往左边站一点,对,这样能拍到最好的樱花。”“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樱花吗?这是早樱的一种。”她熟练地讲解着。这样的“兼职导游”服务,薛英和队友们每天要来上数十次。“过去我们是‘劝阻不文明’,现在升级成了‘主动送温暖’。”薛英说道,“经常有人问我这个工作累不累,说不累是假的。但每每听到游客说‘谢谢’的时候,感觉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为游客推荐最佳拍照角度,用“咱们”拉近距离……引导员们还总结出一套“柔性引导法”:有游客跳进草坪拍照,他们不吼不斥,而是幽默劝导:“距离产生美呀!”;见有人想掐花,便科普养护知识:“让花儿开久些,更多人能看到美。”如今,公园不文明行为锐减,游客们感慨:“景美,人更暖!”

应急响应群的“极速守护”

“太感谢你们了!”一位老人紧紧握住公园引导员的手,眼中闪着泪光。这感人的一幕,背后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原来,这位老人几天前推着助行椅在公园散步,行至一条石板拼接的小路时,助行椅的轮子卡在了缝隙中,不慎摔倒。“我们有一个微信群,有队友在群上来信儿,离得近的队友看到情况就都跑了过去。”薛英回忆道。在保安的协助下,他们小心地将老人扶起,搀到路边休息。

“老姐,我们帮您检查一下吧。”两位引导员蹲在地上,轻轻抬起老人的胳膊和腿,又仔细查看老人面部有无擦伤,并贴心询问:“需要帮您叫救护车吗?要通知家人吗?”老人感动地婉拒,并与引导员交换了联系方式:“谢谢你们,我没事,我家就在北门附近,你们这群朋友我交定了。”将老人送到北门后,引导员们才各自回到岗位。贴心的服务并未就此结束。当晚,薛英代表团队特意给老人致电回访。“没想到你们还惦记着我!”电话那头的老人感动得无以言表。

引导员们不仅有着“热心肠”,还有个应急服务“最强大脑”,就是薛英提到的微信群,30名引导员全部在群内,突发事件实现“极速响应”——丢失物品快速找回、急救药品即刻送到、3分钟找到走失儿童……在游客眼中,那一抹跃动的“柠檬黄”已化作城市的温暖符号。

“小药包”里的大温暖

在这支引导员队伍中,还有一个细节格外暖心——大家腰间都配有一个“暖心急救包”。这些巴掌大小的急救包里,创可贴、消毒棉片、晕车药、速效救心丸等应急药品一应俱全。

“这是我们自发准备的‘移动急救站’。”薛英展示她的小药包。只见包内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左上角是常用药品区,中间是外伤处理区,右下角还特别设置了“甜蜜补给站”。“上周就有位游客低血糖头晕,吃了我们的糖果很快就缓过来了。”薛英说着,眼睛里闪着自豪的光芒。

这些看似简单的急救包,背后凝聚着志愿者们的服务热情。他们自掏腰包购置药品,利用休息时间整理补充,还专门向医护人员请教急救知识,只为在关键时刻能够真正帮到他人。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游客发自内心的反馈。”薛英说,有位老奶奶特意来给他们“点赞”;还有年轻游客称他们是“城市最暖心的存在”。这些点滴温暖,让引导员们更加坚定了服务的初心。

如今,这个由引导员们自发组织的“暖心急救”行动,不仅成为志愿服务的新亮点,更带动了更多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一位游客在朋友圈写道:“你们用小小的药包,丈量了城市的温度。”

从樱花纷飞的樱花树下到人流如织的甬道小路,这些“柠檬黄”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用“责任心”守护安全,用“热心”传递温暖,用“耐心”化解难题。在这个春天,他们不仅引导着文明秩序,更编织着最动人的风景线。正如游客在留言簿上写的那样:“樱花会谢,你们带来的感动却永远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