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方非遗遇上数字科技,当传统手作碰撞国潮创意,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火热上演。5月1日至4日,“国潮传承·凤凰来仪”非遗游园会在凤凰岭景区拉开帷幕。这场由海淀区文旅局、北京西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文化盛宴,以“非遗+科技”的创新模式,让游客们在互动体验与数字创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

清晨的凤凰岭景区入口处看到,家住温泉镇的冯先生一家早早抵达。他说道:“孩子学校布置了非遗主题的作业,听说今天有传承人手把手教手艺,我们特意来‘沉浸式学习’。”随着景区大门开启,游客们按照非遗地图的指引,纷纷涌入非遗造物局、国潮市集、非遗未来馆等三大核心区域,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探索就此展开。

在非遗造物局的拓印体验区,雕版上《凤凰岭传说》的纹样被游客轻轻覆上宣纸,棕刷扫过,墨香氤氲间,一幅幅传统故事跃然纸上。“古人没有打印机,却能靠双手留住文化,太神奇了!”一名六年级男生举着作品兴奋地说。隔壁的核雕工坊内,非遗传承人手持刻刀,在桃核上雕出纤毫毕现的凤凰图案,引得围观游客屏息凝神。游客王女士尝试雕刻一枚花纹核雕吊坠,尽管手指被刻刀磨得发红,她却笑称:“这种‘慢工出细活’的体验,让人真正读懂匠人精神。”

文创市集人头攒动,百余个摊位汇聚成一条非遗长廊。在青年创意专区,“榫卯积木”展位前围满了亲子家庭,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古人智慧。“我们设计的扎染丝巾用几何纹样替代传统花鸟,植物染料染出的莫兰迪色系特别受年轻人欢迎。”摊位负责人边演示边介绍,开园刚过半天,她的作品已售出大半。

景区内的非遗未来馆内,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引发阵阵惊叹。AIGC三山五园主题文创舱前,游客们争相体验“AI穿越”项目——摄像头扫描面部特征后,系统自动生成卡通服饰的数字形象。“科技让历史文化‘活’在掌心,孩子爱不释手。”带着双胞胎女儿的张女士举着纪念品笑着说道。

凤凰岭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非遗+科技”的创新模式,计划每月推出不同主题的非遗体验活动,打造常态化非遗传承基地,让传统文化在创新发展中焕发持久活力,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景区还将与京津冀地区非遗传承人建立长期合作,共同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新路径,让这座“非遗主题景区”成为首都文化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