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委社会工作部针对暑期“中小学生看护难”这一民生痛点和基层治理的聚焦点,统筹各单位协同发力,创新构建“党建领航+社区搭台+志愿赋能+课程提质”的暑期托管服务体系,通过“一社区一特色、一托管一品牌”的精准服务,既破解了中小学生假期看护难题,又以“小托管”撬动“大治理”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具有怀柔特色的社区服务新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温暖动能。
据统计,暑假期间,全区共有4个镇街的11个社区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累计服务中小学生1800余名,服务人次6000余次。
党建筑基构建托管“多位一体”
怀柔区将暑期托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以党组织为核心纽带,构建起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服务体系。各街道社区党组织主动靠前,一方面联结辖区学校、企业、志愿组织等共建单位,将优质师资、专业设备、实践场地等资源“引进来”;另一方面发动在职党员、大学生志愿者、非遗传承人、社区民警等参与托管服务,让服务力量“沉下去”,形成了“党组织统筹、多主体参与、全要素保障”的托管体系。
在暑期托管服务中,各社区党员成为服务青少年的重要力量。泉河街道航天工程大学社区借助夏令营讲科学家故事、传承“两弹一星”精神,邀请退役军人党员为社区青少年开展军体拳训练;望怀社区夏令营由在职党员中的教师参与课堂管理、作业检查,确保科学专业;新贤家园、馥郁苑等社区党员负责活动组织、安全保障及托管服务,护航青少年成长,彰显了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模范作用。
服务赋能实现托管“一社一品”
在暑期托管服务中,怀柔区各社区立足实际,推出了系列特色托管服务,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专属的暑期乐趣,更让托管服务成为展现社区治理能力的“窗口”。怀柔区以科技赋能青少年,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以实践体验、互动探索等形式,让科技走进中小学生的生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注入科技力量。车站路社区邻家学堂以“科学奇幻之旅”“与光相遇”等活动,让青少年们借助实验理解科学原理。开放路社区“少年启航”夏令营引入3D打印、无人机等,让青少年动手感受科技魅力。新贤家园社区夏令营创新融合科学与文化,通过实验展现化学魔力、探索物理奥秘,实现科学精神与文化底蕴的双向滋养。
暑期,正值怀柔区汛情形势严峻,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为此,龙山街道车站路社区围绕“织密未成年人安全网”开设安全、金融、法治等五大主题课,邀请多部门人员授课,借案例、情景模拟等让青少年们学会安全用电、防诈骗等知识;泉河街道北园社区联合工会开展了“园梦”直通车,带青少年进入检察院,体验AR法治教育;进入消防支队学习逃生技能,深化安全意识。
怀柔区还将文化传承融入暑期托管内容,他们借助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红色文化的种子,为他们的人格成长厚植文化自信的根基。泉河街道航天工程大学社区夏令营,邀请“五老”志愿者讲科学家报国故事,组织参观博物馆感悟抗战历史;新贤家园社区带青少年体验绒花、剪纸等传统技艺,触摸千年文化;裕华园社区开展红色朗诵、“红心绘垫”DIY活动,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治理增效激活托管“社区动力”
怀柔区的暑期托管服务,不仅解决了家长的“燃眉之急”,更成为激活社区治理、践行“友好之城”理念的“金钥匙”。通过“社区服务+志愿服务”联动模式,在职党员、志愿者在参与托管中深入群众,及时收集居民需求,将服务延伸至家庭,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同感。通过暑期托管,家长们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还拉近了他们与社区的距离。形成了“居民参与、社区受益、治理提质”的良性循环,从而生动诠释了“友好之城”所倡导的对市民友好、对家庭友好的内涵,以“小托管”实现了服务温度与治理效能的双重提升,为基层治理注入了可持续的温暖与动能。
如今,从“服务一个孩子、温暖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到“培育一名少年、幸福一个家庭、激活一片社区”,怀柔区已将暑期托管打造成为兼具“民生温度”与“治理深度”的特色品牌。未来,怀柔区将持续深化“党建领航+社区搭台+志愿赋能+课程提质”模式,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服务内容,让暑期托管成为破解民生难题、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为建设更有温度、更具活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