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爷:“海涛啊,大爷的药快吃完了,你兄弟也没在家,你看看这事咋办啊。”近日魏家湾村村干部白海涛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

刘常华大爷今年已经66岁,患有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老伴患有智力残疾,家里唯一的儿子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作,是典型的空巢老人。疫情原因刘大爷的儿子实行闭环管理,无法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马上药瓶见底让患病的刘大爷可犯了难。

白海涛:“老人的药瓶可不能空着。”了解到情况后,白海涛立马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赶忙入户看望刘大爷,认真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并帮大爷提前收拾好需要的材料,准备隔天出发拿药。

白海涛入户了解刘大爷用药需求

长期患病再加上年岁增大,刘大爷下地困难,只能长期卧床,不能独自到医院取药。第二天一大早,白海涛早早来到村委会,紧急处理手里的各项工作,布置核酸采样场地、接送采样大夫、维持现场秩序,待所有的工作交接完毕后,匆匆忙忙赶往刘大爷家,二话不说背上老人,驱车17公里赶往金海湖医院,上午九点就帮大爷拿到了需要的药物。

“这药瓶满了我这心里就踏实了。”刘大爷手里捧着药感动地说。“孩子没在家,村干部可是帮了我大忙,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的好干部。”

白海涛为刘大爷讲解药物使用方法

其实像这样的事在魏家湾村并不少见,为老人买药、充电成了全村村干部、网格员的重要工作。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责任,全村老年群体日益庞大,老龄化现象尤其严重,空巢老人成为全村的牵挂。

李秋云:“不论是网格员还是‘妇女管家’,我们都会着重关注老年人的需求,为他们送去温暖,送上关怀,尽最大可能做好物资采买配送、买药充电等工作,保障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真正实现空巢不空心。”魏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李秋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