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明确“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民主法治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乡村稳定安宁、群众幸福和谐。来,看看平谷区的这两个村,通过强化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司法部、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命名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决定》命名1136个村(社区)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其中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西营村、刘家店镇寅洞村2个村入选

峪口镇西营村

峪口镇西营村,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辖村。全村共有286户,人口891人。该村村级组织健全完善、基层民主规范有序,通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健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使该村进入了法治化、科学化管理轨道,有效促进了村内的协调发展。

提高认识,健全机构,建章立制

村两委班子充分认识到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工作人员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西营村委会成立了以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应工作制度,明确工作分工和职责。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要求,通过落实责任,真正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基层民主法治工作有人抓、工作人员有事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实现基层民主法治工作管理的法治化和科学化。

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有效推进民主法治管理进程

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大力宣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大力提高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开展民主监督的意识,切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抓好民主决策环节。村民委员会进行决策时,充分发扬民主,对涉及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必经村两委会研究,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在工作中,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依法办事,制定了村“小微”权利清单事项流程图和相关配套机制。将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落实情况、日常工作情况记录在案。特别是与村民利益相关的决策,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并记录在案,便于群众监督。

抓好民主管理环节。村内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制定并完善了村民章程,建立了有关生产、财务、治安、计生、党员干部目标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使村务管理做到行之有规、处之有据,实现村民和村委会成员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抓好民主监督环节。完善了以村务、财务、事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成立了民主监督小组,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向全体村民负责。使村里各项管理和服务行为都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村民民主制度的推行,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热情,调动了村民民主参与的积极性,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奠定基础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积极开展宪法和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开展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我村充分发动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利用元旦、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利保护日、中秋节、国庆等节假日,采用广播、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宣讲等方式在村民之间进行法治宣传,为营造良好的农村法治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开展 “法律进农家”及广播、法治文艺、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等宣传活动,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和保障了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健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体系,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为使村级社会治安得到有效综合治理,西营村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引导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依法反映诉求,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促进村落社会和谐。利用北京人民调解综合管理系统,及时更新人民调解组织及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情况,准确填报矛盾纠纷排查与调解工作数据,规范制作人民调解协议档案卷宗。

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和谐发展

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服务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村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完善了治安组织和治保网络,建立警务室和治安巡逻队伍,强化了联防制度,形成了村、组、户三级联防网络,坚持每晚巡逻执勤,较好地维护了全村治安秩序。建立了重点人员长效管理制度,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加强与他们之间的联系,时刻掌握动态。做好“两劳”回归人员、社会闲散青年的教育转化工作,坚持每月见面谈话不少于一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确保不发生重新违法犯罪情况。健全完善了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预案,强化打、防、控一体化工作机制,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各项工作进入了法治化、科学化管理轨道,村民邻里团结,和睦相处,村容村貌建设得到改善,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达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促进了西营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刘家店镇寅洞村

刘家店镇寅洞村位于平谷区西北部,村域面积1.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5户、1141人,党员65名,村民代表35人,“两委”班子5人。近年来,寅洞村党支部团结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推进依法治理,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首都文明村”“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坚持党建引领,组织作用发挥明显

寅洞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一商四议一审两公开”、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程序、“三务”公开制度,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推进村政事务发展。高度重视基层依法治理,将“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列入村党支部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村主任为组长的寅洞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下设活动小组,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推进依法治理,形成了村务治理新局面。

健全规章制度,依法治理村内事务

寅洞村从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入手,推动村内各项事务有章可循。建立和完善了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凡是村里的“大事”,尤其是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均提交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建立和完善了以村民自治章程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该村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村务实际,制定和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等方面内容条理清晰,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了以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使村内各项事务置于全村村民的监督之下。创新探索生态文明积分管理,促进村的全面发展。

完善普法阵地,法治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近年来,寅洞村持续加强普法宣传阵地建设,先后建立寅洞村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主题公园,积极开展民法典、科普下乡等法治文艺演出活动,使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法治熏陶。用好普法专用橱窗和村级智能广播,每月按时张贴普法挂图、海报,定期播放宪法、民法典、反诈等普法音频,全力营造全民学法良好氛围。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聚焦乡村治理等区、镇中心工作和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提升党员干部依法治村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