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之事皆关乎百姓福祉,熊儿寨乡依托“北京市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网格员发现问题精准上报,乡镇在平台“吹哨”,区级平台派发,相关部门、公服企业“报到”,及时解决诉求,通过闭环管理机制为乡村的和谐稳定注入新的活力。
“北京市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将城市管理的各类潜在问题分为“事件”与“设施”两大类,共260多个具体小项。网格员可以利用手机端平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上报。平台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通过市—区—街(镇)—社区—网格五级贯通,让网格员发现的问题能够精准地派发至相应部门和市、区公服企业。有效破解基层看得见、管不了,职能部门管得了、看不见的难题。
熊儿寨乡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优势,拓展巡查视野,既关注地面上的公共设施、环境卫生、道路状况及街面秩序,也不遗漏天空中的线缆、指示标志、照明设施及树木等,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网格员用手机通过平台将问题拍照上报,乡镇平台受理员及时通过平台转派给相关部门。通过平台联动,将问题迅速解决。
网格员主动出击,路面隐患无影踪
南岔村网格员王秋红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了熊东路路口路面存在的破损情况,存在出行安全隐患,她立即拍照记录上报,乡受理员通过电话询问和现场核实后,在平台上进行问题分类并转派到区公路分局。当天专业人员就到达现场,对破损路面详细勘查,制定修复方案,启动修复工作。路面网格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在乡村治理中“守护者”,为村民日常出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牵线搭起连心桥,网格点亮乡村路
刘大姐:“刘波,咱村平程路一队主路上这个路灯不亮了,这村里多是老人,马上冬天了,天黑的早走路都不安全,能不能想想办法。”
刘波:“您稍等,我这就过去看看。”
只需一台手机,刘波就能将村民们的诉求实时上报到系统中。刘大姐反映的路灯问题当天就被派单到区公服企业进行处置,很快村里的路灯就得到了维修和更换。
刘波说:“问题能够迅速得到解决,得益于高效便捷的网格化管理系统。我们日常巡查和村民反应的问题,平台都能及时派单处理,降低了接诉即办的诉求量,提高了百姓的满意度。”问题点位整改前后都有记录,熊儿寨乡依托“北京市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如今,熊儿寨乡网格员已经协助处理了各类问题300余件,自主解决了600余起小型问题,显著提高了熊儿寨乡在问题发现与解决方面的效率,让乡村治理更加高效、便捷与人性化,提高了乡村管理的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