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园保育教育质量的发展,教研能力的提升和科研能力的规范,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幼儿“体劳双驱、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11月18日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学前教研室和教育科研室联合对东高村第一幼儿园进行了常态化视导工作。



实地查看精准诊断 专业引领助发展
视导组的专家深入各班,观摩了班级室内自主游戏的开展情况。小班是自主游戏的初步尝试,用奶箱和积木搭建的汽车赛道;中班突出班级的编织特色活动以及巧手捏的橡皮泥作品;大班突出我国传统的扎染、刺绣和剪纸艺术,幼儿的针线一上一下刺绣出简单花纹,小剪刀咔嚓咔嚓剪出了情景剪纸。大二班幼儿利用植物角的蒜苗,制作出美味的“土豆炒蒜苗”,并搭配焦香的薯条,美食瞬间被孩子们一扫而光,让劳动更加具象化。










我园教师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依托,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积极创设丰富适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探索的教育环境。
户外活动时间,视导组领导查看了我园户外游戏情况。我园户外活动采用“体能大循环”的形式,动静交替、难度递进、安全适配。教师从幼儿的游戏状态,和幼儿进行思维共创,并根据幼儿反馈做出调整,让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发展价值,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长。






聚集分析明方向 交流总结促提升
观摩结束后,视导组的专家们与老师进行了细致的反馈与交流。双方就视导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专家们经过合议,对我园的整体活动进行了反馈:
1.管理层引领有力。在园领导的统筹下,保教工作核心方向明确,以体劳双区建设为抓手,统筹会各项工作为园所保教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推动园所保教工作有序开展。
2.政策落实有行动。幼儿园进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理念学习,紧扣教研室计划,将幼儿劳动培养作为重点工作,能够把政策导向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实践。幼儿初步养成热爱劳动乐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3.幼儿主体地位凸显。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能较好的尊重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要求,为幼儿创设较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幼儿在游戏中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幼儿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幼儿在快乐体验中得到发展,
不足与建议:
1.劳动培养体系需完善。园所要进一步细化大中小班劳动培养目标与内容。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梯度化的活动,让劳动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立足一日生活,精准渗透劳动教育,助力幼儿劳动品质的自然生长。
2.加强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研究。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为指引,逐渐能够敏锐的捕捉幼儿游戏中的兴趣点和需求,及时回应幼儿的探索行为,既放手让幼儿自主尝试劳动任务,又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能够适时的助力幼儿突破挑战,激发其游戏积极性与创造力,通过不同的策略,支持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让师幼互动成为推动幼儿游戏走向深入的重要纽带。
视导检查活动结束后,崔园长带领全体教师及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针对视导组指出的不足之处,制定了详细的整改计划。崔园长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并要求老师们将整改计划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确保每一项整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落实。


我园将以此视导为契机,认真梳理我园的优势以及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并不断反思、持续改进,让我园的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每位幼儿的健康、快乐、全面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我们将共同携手前行,扎实走好每一步!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39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