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村内困境老人的养老难题,峪口镇南营村互助养老中心积极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以“精准对接需求、贴心守护晚年”为初心,让志愿服务常态化扎根乡村,用点滴行动温暖老人的心。

带头践诺,做老人守护者

“大爷、大妈,最近身体怎么样?我来看看咱家屋里暖不暖,线路安不安全……” 村书记王新宇的声音,是93岁高龄独居老人王启云、王福英老夫妇最安心的慰藉。作为村里的“领头雁”,他主动扛起帮扶责任,将两位老人的安全与舒心放在心上。

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行动迟缓且无亲属在身边照料,王新宇建立“日常问候+重点排查”服务机制。日常上门探望,询问身体状况、查看饮食储备,顺手帮忙处理水电使用、衣物晾晒等琐事。降雨预警前,提前排查房屋安全,检查屋顶、排水口、门窗等关键部位,发现隐患立即联系维修。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他总会放下手头事务,陪老人唠唠家常,让老人在团圆时节不孤单。他用“书记带头、服务到位”的坚守,为高龄老人筑牢了晚年安全防线。

贴心帮扶,情暖残障老人

“胡大妈,今天天气好,我帮您把院子再扫扫,顺便给您带了点新鲜蔬菜。”这是志愿者任义平常对胡彩芸老人说的话。

胡彩芸自幼罹患小儿麻痹症,肢体活动受限,女儿远嫁内蒙古,因距离与工作难以返乡,儿子身处单亲家庭,全家靠低保维持生计,日常起居、物资采购等基础需求成了难题。

主动认领帮扶任务后,任义平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无论是上门打扫院落、细致提醒用药用电安全,还是贴心照料饮食起居,她都做得一丝不苟。闲暇时,她总会坐在老人身边,倾听老人的心声,缓解独居的孤寂。日复一日的坚守,让胡彩芸老人真切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原本冷清的小院也因这份陪伴变得暖意融融。

在南营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互助养老故事正在悄然书写。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只有润物无声的陪伴。这份温情的互助不仅改善了困境老人的生活质量,更缓解了他们的精神孤独,也让“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在村庄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