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关乎人居环境改善与资源循环利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常态化,促进资源回收利用,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近日,石景山区各单位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相关工作。
区文化中心
为做好文化中心环境卫生工作,统筹推进实施垃圾分类,切实发挥公共机构在推动全区普遍实施生活垃圾的示范引领作用,区文化中心积极主动宣传,调动游客和职工参与积极性,利用文化中心橱窗、流动展板、电视屏等宣传载体,将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的意义及相关知识进行宣传,让所有看到宣传的人都明白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科学放置文化中心大楼分类垃圾桶,包括可回收垃圾桶等四类垃圾筒;并做好标识,合理摆放,引导和督促正确分类投放各种垃圾,从而形成自觉爱护环境、自觉遵守分类管理的行为意识。
区城市管理委
区城市管理委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垃圾分类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全委140名党员干部,主动“认领”了1362个桶站,开展巡查、检查工作,基本实现全区桶站全覆盖。针对28个薄弱小区,以“一对一”的方式,由28位党员干部“揭榜”对258个桶站督导巡查。
活动中,检查人员可以通过“垃圾桶站检查系统”小程序对检查结果进行现场填报与上传,在程序后台可以实现检查结果、检查情况的实时统计,并生成日报、周报等。
古城街道
古城街道积极响应区里工作要求,召开垃圾分类工作专题推进会,梳理近期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分析古城辖区垃圾分类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原因剖析,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
会议强调,要强化桶站值守意识,压实主体责任,提高辖区桶站值守率、覆盖率。要做好岗前培训,提高值守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值守效果。要强化执法检查,压实物业责任,联动配合,发挥部门合力,更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下一步,各单位将针对突出问题,进一步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切实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水平,持续提升基层分类治理能力,提升居民幸福感。
来源:区文化中心、区城市管理委、古城街道、北京石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