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城街道南路西社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聚焦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总结形成了一套以“二四六八”工作法为核心的高效管理模式,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让绿色、低碳、环保的新风尚深度融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二四六八”工作法内容详实、操作性强,系统性地对垃圾分类值守工作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规范:

“二”是两个时段要准时:严格规定每日早七点至九点、晚六点至八点两个垃圾投放高峰时段,值守人员必须准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值守期间坚守岗位,确保100%桶站值守全覆盖,为垃圾分类工作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

“四”是四个桶类要知晓:社区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蓝色回收可变宝,绿色剩菜成肥料,红色有害需谨慎,灰色其他别忘了”——帮助居民清晰记忆不同颜色垃圾桶的分类标准,旨在有效提升居民自主投放的准确率和参与度。

“六”是六项纪律要遵守:明确了值守人员的行为规范,包括统一着装、按时到岗、用语礼貌、指导分类、保持三米距离、问题及时整改。通过“疏”而非“堵”的方式,规范服务引导,助力居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八”是八项注意要牢记:从细微处着手,关注桶站运维的方方面面,包括开盖便利、拉环好用、桶身干净、周边整洁、分类准确、清理及时、标识清晰、大件规范八项注意事项。以此推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共建美丽整洁社区。

为确保工作法落地见效,南路西社区重点强化了三方面支撑:

一是严格人员选拔。精心遴选责任心强、热心公益的社区党员、优秀志愿者和楼门长组成桶站值守骨干队伍。他们高度自觉,甚至主动利用雨水清洗垃圾桶,展现了极高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情怀。

二是强化岗位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已组织2次集中培训,深入解读工作纪律,剖析共性问题。同时针对临时人员或巡查中发现问题的值守员,及时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值守员都能熟练掌握标准、达标上岗。

三是总结提炼工作方法。在扎实的日常实践基础上,社区借鉴“接诉即办”机制经验,将有效做法固化、升华,凝练成这套“二四六八”值守工作法,为值守人员提供了清晰、实用的工作指南,极大提升了工作的规范性和管理实效。

下一步,南路西社区表示将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二四六八”工作法,持续探索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努力营造“人人知晓分类、人人参与分类、人人正确分类”的浓厚社区氛围,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贡献更多基层智慧与力量。

来源:西望古城、北京石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