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强化桶前值守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9月19日上午,八宝山街道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培训。本次培训面向三山园、四季园、永东南、永东北及鲁谷住宅社区的桶站值守人员、物业分管垃圾分类负责人及社区工作人员,聚焦值守职责与分类标准,通过系统讲解、现场答疑等方式,进一步夯实一线人员的业务基础,提升桶前值守服务质量。

聚焦值守职责,规范服务标准。培训聚焦“指导与监督”两大核心职责,进一步明确值守人员在居民投放垃圾过程中的工作规范,包括主动指引、文明沟通、坚守岗位等;细化检查标准,对容器及周边环境整洁、容器缺盖破损、高峰期开盖标准、便利性设施标准等高峰期值守常见问题进行指导,助力值守人员规范、高效做好桶前值守服务。

厘清分类标准,破解误区难题。培训系统梳理了生活垃圾四分类准则,对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进行举例说明,并针对日常易混淆垃圾进行重点讲解,如榴莲壳、大棒骨属于其他垃圾,普通干电池作为其他垃圾投放,中药渣、茶叶渣等属于厨余垃圾等。通过实物举例、问答互动等方式增强记忆,助力值守人员更好完成分类指导工作。

垃圾分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深化的工作。本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值守人员垃圾分类专业知识水平,也进一步增强了值守人员的履职能力。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对辖区其余社区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并加强日常巡查与指导,助力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生活习惯,携手打造更洁净、更文明的社区环境。

来源:八宝山街道、北京石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