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顺义区推动人才工作品牌升级、做优人才服务的关键之年。作为北京重点发展新城,顺义区人才工作持续发力,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人才高地吸睛全球
HICOOL 2024全球创业者峰会顺义展区。
2024年8月,HICOOL 2024全球创业者峰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开幕,全世界创业者的目光再次聚焦顺义。峰会期间,顺义区作为全市试点区之一,启动国际人才服务保障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建设。作为HICOOL峰会的永久举办地,顺义区全力推动HICOOL品牌、HICOOL全球创业大赛等要素落地“海创城”,设立顺义区首个驻港投资促进机构,对接海内外创业项目,推进留学人才回国服务示范区、国际青年创新人才集聚区、京港澳人才交流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积极探索人才发展的“顺义模式”。
2024年12月,HICOOL产业园二期开园投用,吸引集聚一批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高精尖领域项目入驻。随着百亿规模的区级投资引导基金发布,创业项目将在顺义获得孵化加速、创融对接。2024年,顺义区通过HICOOL平台共引进112个优秀创业项目、104名优秀人才落地发展。
2024年5月,顺义区组建成立区人才工作局,全面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健全人才服务体系,统筹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引进培养两面开花
2024年以来,顺义区深化“梧桐工程”人才工作品牌,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建强人才自主培养平台。
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7大重点领域,顺义区开展专项人才引进,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实现新突破。新获批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园区分站、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获批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中科星图获批市级概念验证平台。
实施“十百千”教育人才引育计划,顺义区建立骨干教师数据库,强化教育人才梯次培育。强化医疗卫生人才储备,订单式定向培养医学生56名。
健全区、镇两级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开展第六批顺义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创业项目认定,“智慧农机 服务到家”项目获评市级农村创业大赛进阶创业项目奖,12名专家通过市级“人才京郊行”入区开展专项服务。
高技能人才梯次发展态势良好,金融、文旅、社会工作等领域人才培育成效显著。
GNIS国际人才会客厅落地HICOOL产业园二期。
顺义区人才工作局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联系北京·全球创新服务网络GNIS国际人才会客厅、爱中科协(北京HICOOL)企业服务中心等平台落地。开展第七批“梧桐工程”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来自7个国家的11名优秀外籍人才入围,为26名外籍人才成功申办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2024年顺义区国家、市级海外引才计划入选数量均创历史最佳水平。
人才服务精准高效
顺义区完善各级党委定期调度人才工作机制,提升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水平,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顺义区与高校构建人才共育路径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顺义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等合作项目落地。
青年人才交友联谊活动现场。
顺义区举办“人才周”系列活动,建成首座“顺义人才公园”,链接部、市、区三级创新资源开展人才交流合作,举办人才论坛、主题实践、区情调研、青年对话等活动10余场,吸引高精尖产业人才、青年科技人才、HICOOL项目负责人等1300余名人才代表深度参与。
围绕人才发展“关键小事”,顺义区开展青年人才交友联谊、HICOOL杯篮球赛、海外英才北京行顺义专场等活动,面向400余家重点企业组织人才政策宣讲13场。
顺义区拓宽引才聚才渠道,提升人才服务精准度,聚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高精尖产业人才高地、国际化人才高地,将人才优势转变为发展动能,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为北京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推动建设“港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平原新城蓄势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