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与尼木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心相连、情相系。顺义区结合尼木县资源禀赋,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提供支持,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引入尼木县,不断增强当地的内生发展动力。
顺义果实飘香高原
三月春风拂过雪域高原,拉萨市尼木县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里,15000棵樱桃树正舒展嫩芽。3月10日,龙湾屯镇集体林场副场长刘颖君、北京三合樱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朱双民带领技术团队来到了尼木县,为这里的樱桃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这份“樱桃情缘”始于2023年龙湾屯镇和尼木县签订的《种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推动当地樱桃品种改良提升,龙湾屯镇启动了“天路一期”“天路二期”项目,分四年实施,包括樱桃树种植、温室大棚智能化改造等内容。
短短两年,樱桃种植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业。园区负责人普琼翻开账本:“我们原来只有5000 棵树,顺义朋友给我们带来了1万棵。现在樱桃年产量从1500斤跃升到5200斤,年销售额从10万元提升到了40万元。”
和樱桃一样跨越山河,来到尼木县的还有草莓。龙湾屯镇共捐赠了8万株草莓苗给当地产业园,目前已进入丰产期,结果8000斤。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14000斤,销售额在35万元左右。
“我们不是简单‘输血’,更要培育‘造血’能力。”尼木县农业农村和科技水利局副局长(顺义区挂职干部)牛尧琪的笔记本上记着密密麻麻的培训计划。如今,尼木县已涌现出多名种植能手,助力当地特色农业发展。
顺义温度刻进高原脉络
樱桃、草莓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正在建设中的民族团结进步公园则见证着北京与拉萨、顺义与尼木跨越山河的情谊。这里不仅是一处综合休闲娱乐场所,还将展示京藏两地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历程,演绎民族团结进步的绚丽华章。
“这个公园建设内容包括民俗文化广场、儿童游乐广场、休闲广场、健身步道等,将促进尼木县‘三绝七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对推动尼木县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尼木县农业农村和科技水利局副局长(顺义区挂职干部)高玉涛说。
正如民族团结进步公园一样,两年间,几十个援建项目落地尼木县,顺义区挂职干部团队把“顺义温度”刻进了高原脉络。
今年2月底,北京市支援合作办和首都精神文明办共同主办的2024年“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第二期榜单揭晓,5个先锋集体中,顺义区对口支援拉萨市尼木县挂职干部团队上榜!
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尼木县,一批批顺义区挂职干部团队像格桑花一样扎根高原,为当地发展献智出力。双手联结心灵,技术传递温情,如今,新的一批项目又开始筹划了,春风里传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