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孕产妇身体恢复健康,露出笑容,是我们与家属最幸福的时刻。”顺义区医院产科主任董伟妍说。作为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顺义区医院产科承担了全区危重孕产妇转诊、会诊和救治的重任。她们在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后,拉开一场场生命救援的序幕,带给人们希望与喜悦……

产科医护人员合影。

2月3日晚,区医院产科接到电话,一名孕35周、伴有发热腹痛的孕妇将从外院转诊过来。接诊后,由于严重的腹痛伴发热,孕妇面容痛苦。经过检查,医生初步诊断该孕妇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胎儿早产或流产。

医生和孕妇沟通病情。

经过多学科讨论,专家们决定对孕妇实施保守治疗,更换有效抗生素。治疗期间,为避免阑尾炎症引起宫缩从而导致早产,产科积极做好保胎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最终在医护人员的精准施治下,孕妇度过了危险期,顺利出院等待足月生产。

1月25日,区医院产科接到转诊电话,一名在外院行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出现上腹疼痛症状。接到电话后,产科立即做好接诊准备。经过多学科会诊及检查,诊断其为急性胆囊炎。考虑到产妇产后身体虚弱、发病急骤、合并心功能不全等病症,专家组决定为她使用抗炎、抑酸、利尿、抗贫血等治疗方式。

产妇(右四)和丈夫与医护人员合影。

治疗中使用的生长抑素需要产妇停止哺乳,但新生儿只能接受母乳喂养。考虑到这种特殊情况,产科应用了“药物代谢时间窗哺乳法”,先由医护人员指导产妇充分吸奶,留存出新生儿需要量,再使用生长抑素,并根据药物特性指导产妇哺乳,解决了治疗难点。经过多学科积极精准治疗,产妇痊愈出院。

同一日,产科电话再次响起:一名在外院剖宫产术后9天的产妇,出现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产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会导致血管完全或者部分阻塞,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危险的是,附着于下肢静脉血管壁的血栓栓子随时会发生脱落,一旦脱落,便会随血液循环流动,如果阻塞肺动脉将引发危及生命的肺栓塞。

护士为产妇注射药物。

产科医生立即安排产妇入院,同时与血管外科会诊,联合制定治疗方案。通过抗凝治疗,患者双下肢疼痛不适的症状得到缓解,病情稳定,现已顺利出院。

对于产科医护人员来说

每一次成功救治

都是她们前进的动力

她们承担起守护生命的重任

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全力守护孕产妇的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