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顺义区大力营造“顺义好风气”,通过建立好人好事发现、宣传、激励机制,坚持扬善抑恶,持续深入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推动地区文明风尚整体向善向上向好。

一、高位统筹调度,彰显地区发展价值导向

顺义区委将营造“顺义好风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专门研究制定好风气建设工作方案等系列制度文件,要求全区各部门在推动各项工作、出台各项政策措施时,都体现“倡导地区好风气,遏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价值观。建立区文明委统筹领导、区精神文明办牵头抓总和相关部门具体实施的好风气建设工作机制,区委书记定期听取区委区政府领导同志分管领域好风气建设专项工作情况汇报。区委部门、群团组织和工委系统分类指导,132家区属单位和镇街分级负责。

二、加强机制建设,探索风气建设好做法

顺义巾帼志愿者参与村域治理

建立好人好事发现、宣传、激励机制。通过网格员、楼门长日常收集,村(居)两委、包村居干部定期上门走访等方式发现举荐。对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在村(居)党员大会、村(居)民代表会议设置专门议题定期通报,在区镇各级媒体开设专栏、寄送表扬信等及时表扬。截至2025年4月,已向好人好事所在单位、其子女所在单位或学校寄送表扬信1541封。加强对居住在我区的外籍人士宣传引导,做到一视同仁。制定礼遇先进模范工作方案,出台免费坐公交等措施21项。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作用,采取“三下三上”方式,推动村(居)民广泛参与修订,让群众真正参与、真心认同。将各户执约情况与村(居)民福利挂钩,运用红黑榜、积分制等措施,实现自家人管理自家事。推动各行各业健全自律公约,促进“门前三包”“爱岗敬业”等行业自律行为落实。健全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动员机制。把志愿服务作为风气建设的有力抓手,设计志愿服务项目1.4万个,将2024年定为“党员志愿服务年”。注重发挥明星名人等在志愿服务中的示范作用,鼓励外籍人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健全抑制不良行为机制。在各级媒体设置曝光台,对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曝光1000余件。对不合理诉求坚决不予办理,对诬告陷害行为坚决打击,绝不纵容和助长歪风邪气。

三、党员干部带头,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树立鲜明实干实绩工作和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村、社区书记考核,实现干好干坏不一样;打破均衡照顾,17家表现欠佳的处级单位年度考核未分配优秀指标。加强医德医风、师德师风建设,卫生、教育系统41名人员失范行为受到严肃惩处。开展党员干部物业费缴纳、房屋违建等自查自清,推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营造“顺义好风气”。同时,将好风气建设纳入区内学校授课、考卷内容,让培育文明风尚从娃娃抓起,持续开展“好婆媳”“好邻居”评选、书香家庭创建等活动,引导全社会自觉成为好风气的践行者。

顺义区文化志愿者刘军教老年人画画

自大力营造“顺义好风气”以来,顺义区好人好事在增多,不文明现象在减少,地区环境更为干净有序,干事创业氛围也越来越好,营造好风气正成为全区的共识。下一步,顺义区将始终保持做潜绩的心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持续营造“顺义好风气”,推动顺义区的形象和气质实现质的提升,为首都打造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贡献顺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