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余温未散,初冬暖意已至。日前,通州区“通惠银龄”为老服务品牌发布暨副中心康养市集在通州万达广场正式启动。活动以“通惠银龄暖心集·怡乐康养副中心”为主题,通过“品牌发布+市集服务”的创新形式,集中展示城市副中心老龄事业发展成果,同步落地“政策+服务+文化”多维为老举措,为通州老年朋友们送上一份沉甸甸的“幸福大礼”。

活动现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指着屏幕里“服务通达万家”的品牌理念轻声念叨,旁边的同伴忙着举起手机定格这一时刻。市集区早已热闹起来,40余家展位前满是身影:养老政策咨询台的工作人员正递上大字体宣传册,老人们围坐倾听;适老产品展位上,有人双手扶住智能助行器试走两步,有人拿起防滑餐具反复摩挲,还有志愿者蹲下身帮老人调试放大版手机键盘,细碎的咨询声、满意的笑声与展位上的暖光交织,让商场里满是初冬最暖的烟火气。

“‘通惠银龄’品牌的发布不是终点,而是副中心为老服务提质升级的新起点。下一步,我们将以品牌为引领,持续完善‘政策兜底有力度、市场服务有温度、文化滋养有深度’的为老服务体系,深化政企社协同合作,细化供需对接,把优质服务送到老人身边、把政策温暖送到老人心坎,全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副中心安享有品质、有尊严、有乐趣的幸福晚年。”区民政局副局长李鹏表示,政企协同是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此次与京东公司的合作,不仅是资源的精准对接,更是区民政局探索“互联网+老龄服务”新模式的起点。未来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与更多优质为老服务企业搭建长期合作框架,通过精准供需对接激活银发经济活力,推动企业平台优势、供应链资源与民政政策保障、服务网络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一批有温度、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养老服务标杆场景,持续丰富“通惠银龄”品牌内涵。

记者了解到,“通惠银龄”为老服务,在“通”达服务上,将构建“智慧平台+实体网络”双循环服务体系——线上依托“互联网+老龄服务”平台,整合养老政策查询、服务预约、健康监测等功能,老年人及家属通过简化版小程序即可一键下单;线下2025年内将新建3000张家庭照护床位,使全区总量达8000张,实现所有街道乡镇全覆盖,并配套建设23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227家家庭医生工作站,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在“惠”民保障上,延续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价值2000元的配套产品,同时为服务机构发放每月600元床位补贴;联合京东等企业搭建供应链平台,实现适老产品线上线下同价直供,定期开展康养市集等惠民活动,让实惠直达老人手中;在“银”龄活力激发上,打造“线上+线下”文化矩阵:线上通过“北京时间”APP、“通州发布”等平台推送银发课堂、文艺展演等内容,线下组建“杏林暖阳服务队”提供中医养生指导,开设防诈骗、手机实操等课程,每年开展不少于50场社区文化活动,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龄”期全维陪伴上,建立“分类服务+智能守护”体系:为慢病老人配备健康手环实时监测数据,为失能老人部署跌倒监测雷达,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摄像头,通过终端感知-平台响应-服务上门的闭环机制,提供24小时安全保障;同时为家属提供照护技能培训,联动社区志愿者开展心理陪伴服务,实现全生命周期养老支持,通过这些具体实事,让“通惠银龄”从品牌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真正实现“服务通达、实惠暖心、活力绽放、陪伴无隙”的养老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