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由2024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闻中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采访活动,邀请赞比亚新闻通讯社、肯尼亚广播公司、哈萨克斯坦《诚实报》、吉尔吉斯斯坦NEWS.KG通讯社、“乌兹别克斯坦24”国家电视频道、《人民日报》等40余家中外媒体的近60名记者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全面了解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在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过程中,在文旅领域的规划建设情况。

活动第一站来到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9.97万平方米,由共享大厅、展陈大楼和休闲水街组成,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元素。还未进入基本陈列展厅,中外记者就被主楼二层的《京师通惠图》吸引了。讲解员介绍:“今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幅用马赛克镶嵌制成的壁画,描绘了古代北京从永定门到钟鼓楼的场景,其中故宫的建筑用到了金箔工艺,不仅让作品更具观赏性,而且也体现出故宫在中轴线上的地位。”

博物馆集展览展示、社会教育、文保修复、收藏保管等功能于一体,“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通过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生动还原大运河发展演变历史。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清乾隆外粉彩内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中外记者最感兴趣。这件制作于清乾隆年间的文物,不仅采用了粉彩和青花两种制作工艺,而且外面的六个镂空纹样凸显了文物的珍贵以及古代制瓷工匠高超的技艺。“大家可以仔细看看,透过镂空纹样可以看到里面的青花。”听到讲解员的话,不少记者俯下身并凑近观看,不多时里面的青花逐渐浮现在大家眼前。

记者得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不仅是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和大运河文化带的龙头工程,更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中外媒体记者在这里听取了博物馆功能分区介绍,参观了展览,纷纷表示展厅功能完备,展览充分展现独特的运河文化。

离开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来到开馆半年多的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城市图书馆是首都图书馆的新馆,场馆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以“临山间·于树下·勤阅览”为建筑设计理念,藏书量800万册,阅览座席2400个。馆内设有山体阅览区、少年儿童馆、非遗文献/地方文献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元宇宙体验馆、24小时阅览区、文化交流区、休闲阅读区等多类型功能空间,拥有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等亮点空间。

从南门步入图书馆,媒体记者立刻被眼前“森林书苑”的景致吸引。大家沿“春楮径”“夏墨径”“秋毫径”“冬石径”拾级而上,纷纷赞叹这美轮美奂的阅读环境。在这里,媒体记者分别探访了元宇宙体验馆、24小时阅览区、智能化立体书库等,了解市文旅局和首都图书馆着力打造新一代智慧图书馆,持续推进“书香京城”建设等情况。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北京艺术中心。北京艺术中心是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其外形设计取自运河古粮仓造型,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投运后国家大剧院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同一城市、同一运营主体的剧院综合体。建院至今,北京艺术中心始终秉持国家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办院宗旨,一方面引入国家大剧院的经典剧目,另一方面突出现代性,引入音乐剧、现代舞、先锋戏剧、沉浸式表演等艺术门类,并常态化开展面向公众的公益性展览、艺术普及等多元多维艺术活动,拓展演艺新场景,打造吸引年轻观众群体的都市文艺生活打卡地、集聚地。中外媒体记者们参观了歌剧院、戏剧场、小剧场等场馆,深刻感受到“文化粮仓”的独特魅力。

中外媒体记者对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表示,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富有特色的场馆建筑、智能便利的基础设施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形象展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繁荣文艺生态、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出表现,对三大文化设施纷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