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位置离城中心近、交通方便。”“户型、格局都挺好,环境我们也特别满意!”“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帮我们协调,心里悬着的这块石头终于放下来了!”……这是延庆区八达岭镇大浮坨村拆迁村民在搬入新居后的由衷感受。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由于回迁楼建设选址和政策等原因,不能在大浮坨既定地块进行建设,回迁问题一直是村民的心头事。为加紧解决问题,区委、区政府高位统筹调度,专题研究解决路径。八达岭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面对面接待村民代表,逐一听取意见,耐心解释政策,疏导急切情绪,并及时通报进展,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多次会商,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最终通过定向置换安置方式,39户村民全部完成回迁。过程中,八达岭镇还专门成立了安置房领导小组和专班,为被拆迁人提供政策咨询、财务结算、房屋交接保修以及后期办理产权证等一系列服务。
今年1月1日,39户村民拿到了安置房的钥匙,开始了崭新的幸福生活。
这是我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一个缩影。今年是“浦江经验”诞生20周年,也是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一年来,我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学习践行“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通过自上而下破难和自下而上预防,全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
为提升工作质效,我区把优化组织体系、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作为推动解决信访问题的“牛鼻子”,构建起区委统一领导、区政府组织落实、信访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二级班子单位各负其责、村社区一线化解的信访工作组织体系:区委、区政府每季度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部署重点任务;党(工)委书记工作点评会每月通报信访突出情况,点问题、促整改;区领导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现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区信访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全体会和专题会,安排重点工作。区信访办建立完善“交、办、研、点、结”闭环工作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级班子单位和各基层单位立足自身特点,聚焦难点和痛点,着重从强化党建引领、充分整合资源、就地速效解纷三方面发力,通过发挥街乡、社区村两级党组织主导作用,深入推进“党建+”工程和用好“吹哨报到”“党建协调委员会”机制,统筹资源力量,积极发挥“两委”干部“人、地、事、关系网”四熟优势、搭建基层群众“说事点”等方式,了解村民诉求,为村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系列措施下,我区信访工作呈现出可喜局面:沈家营镇在西王化营等村设立“党群连心”服务驿站,以“党员+社工+志愿者”为基础,构筑起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思想疏导、消除隐患的“第一道防线”;香水园街道打出“问诊式”倾听群众心声、“走动式”访民情办实事、“点穴式”快速解决症结的“组合拳”,由坐门等待、被动调解转变为提前介入、事先化解……各基层单位的生动实践,使全区八成以上的信访问题依法及时解决在当地。
此外,据区信访办党组副书记、三级调研员王秋林介绍,为推动信访治理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我区还不断健全机制、完善措施,通过构建“交办督办+诉求会商+复查前置”的工作闭环,进一步提升信访诉求办理质量。“交办督办机制就是对群众的初信初访,加强了解,并明确部门,做到事前沟通摸底数、事中反馈促解决、事后回访做疏导。诉求会商机制是召集相关单位,共同会商跨行业、跨部门等复杂问题和重点信访问题,推进矛盾纠纷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复查前置机制则是加强信访处理意见书审核把关,规范信访工作程序,避免空转。”王秋林说。
数据成绩单最能让人感受到工作的力度和成效,据统计,近年来,我区进入复查程序的案件量逐年降低,从2016年至2022年下降率达94.5%。目前,求决类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7.3%,群众满意率综合排名位于16区前列。
“解决好群众诉求、化解好矛盾纠纷,对理顺群众情绪、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区信访办党组书记、主任贾石全说,“我们将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结合主题教育,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不断提高信访工作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切实把矛盾纠纷调处好,把风险隐患管控好,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检验主题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