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延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集训课程面向延庆区中小学生开班。课程于7月15日开启,为期一个月,涵盖绘画、表演、舞蹈、武术、器乐、采访、科技搭建等不同形式,并融合长城元素,让学生深度体验到长城文化的魅力和精神,为长城文化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以手为笔、以沙为墨,一洒、一抹、一擦、一点、一划、一漏……7月26日,记者走进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二楼沙画教室,同学们正在透光的沙板上聚精会神地撒沙、铺沙、勾勒、搓捻……砂砾在他们灵动的指尖下宛若精灵般翩翩起舞。落沙成画,没多少工夫,松散的砂砾就被同学们“变身”成一幅幅壮美的“长城”图画。“沙画这种特殊的媒介能够在视觉和触觉上给学生独特的体验,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长城的建筑特点,加深对长城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的理解。”沙画教师张嘉津说。

与此同时,在合唱、绘画、器乐等其他专室里,各种长城文化课程也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创意搭建教室里,同学们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不断挑战自己的想象力,探索新的构建方法,搭建出了各具特色的八达岭长城模型。“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合唱二团的团员们正跟着老师学唱经典抗日救亡歌曲《长城谣》,同学们清脆的嗓音唱出了民族呐喊与抗争之声。与合唱交相辉映的是琵琶演奏《长城谣》,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琵琶的演奏技法,在一弹一挑中,教室仿佛变成了一个古色古香、风韵典雅的舞台。“我的家乡就在长城脚下,能学会这首曲目令我感到特别自豪。以后我也会好好保护长城,尽自己的力量传播长城文化。”琵琶班的学生辛洮说。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长城文化遗产蕴涵着长城精神和深厚的长城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人文价值。“希望通过‘长城文化进课堂’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画长城、唱长城、搭长城、说长城中,成为长城知识的传播者、长城保护的践行者和长城精神的赓续者,让延庆青少年的暑假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学部主任张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