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春寒,银装未褪的黑龙江双鸭山市宝清县中央大街上,一支身着冰晶雪甲服装的舞蹈队伍踏着铿锵鼓点翩然起舞。2月10日至12日,北京市延庆区文联舞蹈协会携精心创编的“冰雪竹马”表演,跨越千里,在“中国秧歌”展演的舞台上,以一场冰雪与非遗的共舞,为北疆大地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寒风凛冽的街头,演员们身披莹白缀蓝的冰雪华服,腰挎竹编骏马,舞步轻旋间,衣袂翻飞似雪,竹马昂首若云。冰雪竹马将延庆非遗“永宁南关竹马”的古老传承与冬奥冰雪文化巧妙糅合。一静一动,既有竹马奔腾的雄浑气势,又具雪花飘落的轻盈诗意。观众屏息凝望,恍见雪原上群马破冰而来,卷起千层银絮,又化作漫天飞花,消散于舞者的舞步脚尖。

“要让非遗‘活’在当下,不仅靠传承,更需创新与共情。”延庆区舞蹈协会主席盛爱芳回忆,这次组织带领舞蹈协会的“冰雪竹马”演出队伍进行文化交流,在筹备阶段就面临着时间紧迫、节目编排需与当地花车和150人秧歌队融合表演等诸多挑战。如何将演出团队的优势融合,打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又能引发广泛共鸣的展演,成为演出的关键。春节期间,队员们放弃休息时间,紧张排练,对舞蹈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了反复打磨。

延庆的“冰雪竹马”与当地150人秧歌队同台献艺,红绸翻涌的东北秧歌豪迈如火,银装素裹的竹马舞灵动似水,在鼓乐交织中碰撞出独特的艺术火花。演出得到了双鸭山市市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现场观众纷纷表示,北京延庆的冰雪竹马很有特色,有网友戏谑留言:“谁说青梅竹马只在诗里?这不就是‘冰雪限定版’!”延庆的“冰雪竹马”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更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北京延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域魅力。

“登台那一刻,观众的惊呼声让我们忘了一切寒冷,内心充满了自豪。这次文化交流,不仅让延庆舞蹈协会的会员在艺术上得到了成长,更让我体会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盛爱芳动情地说,“文化没有边界,舞步所至,皆是心桥。”

据悉,北京延庆的“永宁南关竹马”是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明朝初年随着山西移民迁移,在延庆生根。永宁镇南关村老艺人完整地保留了竹马传统的表演程式和竹马制作工艺,是研究北方民间花会种类、发展变化的活化石,对于人类学、民俗学等学术研究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和民族凝聚价值。而今,通过延庆区舞蹈协会的重新演绎,披上冬奥冰雪的新衣,竹马表演从延庆深山跃至全国舞台,让非遗在交流对话中焕发新生,竹马踏过了六百年的沧桑时光,从最美冬奥城跃向更辽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