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V领,绞花针织,保暖舒适……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文创品牌推出的“鲁迅系列·大先生的毛背心”火了,不仅莫言、赵冬梅、马未都等名家学者晒出同款穿搭,很多年轻人也争相购买。

一件背心仿佛穿越百年时光,让文学巨匠变得更加可亲可感。1926年秋天,许广平为鲁迅亲手编织了一件紫色背心,从广州寄到上海。在鲁迅与许广平的往来书信合集《两地书》中,许广平写道:“今天放假休息,早上无事,仍在寝室里继续编织……”收到背心后,鲁迅立刻穿上还不忘“炫耀”,“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须棉袍了。”这款背心可谓鲁迅的经典造型之一。当年,鲁迅上课、会友、伏案写作时的穿搭,在“时尚轮回”中成了今天年轻人的“叠穿爆品”。这一刻,我们在严肃深邃之外,与大先生有了更生活化的共鸣,也在温情细节中接近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

无论是毛背心成为时尚单品,还是读者们通过文献资料“考古”鲁迅的生活趣事,本质上,都是鲁迅的影响力以各种形式从历史映照当下。课本里那句“全文背诵”,曾让多少孩子在懵懂中初识,笔亦可为刃,能剖析社会、刺破黑暗;而当我们长大后或许会更加理解,先生文字里反抗绝望的理想信念、义无反顾的坚定呐喊。“从来如此,便对吗?”“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振聋发聩的金句、锋芒犀利的笔墨,今天依旧让年轻人拍案叫绝,潜移默化影响着许多人的人生态度。

除了鲁迅的形象及名篇金句,近年来,不少以文学为素材的“复古风”文创都很畅销。印有“新青年”字样的帆布包,装在信封里的蔡元培家训,朱自清“背影”主题藏书票……这些文创不仅是重温经典、传承文化的纪念品,更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寻找认同的新方式。事实也证明,最共通的“审美”是内涵。名家名言、经典作品中承载诸多思想智慧,其实也可以有更具象、更接地气的表达。关照历史细节,贴近当下生活,相信会有更多如“毛背心”一样的创意产品,在轻松中织就传统文化的厚度。

有网友调侃,毛背心可是文豪的战袍,穿上秒变“人间清醒文学青年”。期待这样的时空对话再多一些,让文学、文化从旧时光里走出来,滋养我们的精神、丰盈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