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北大未名湖湖水”,后有“清华食堂大学饭碗”,文旅市场上蹭清华北大名头的行为层出不穷。据北京晚报报道,市场上还有不少打着清华北大旗号的山寨产品尤其是文创产品。
大巴车上推销的清华状元笔。图据本端
如果说以往兜售山寨文创的商贩,用的还是土办法,偷偷摸摸地在清华北大周边拎着大包小包推销。现在有人又想出了新招数,搭旅游大巴的顺风车,走隐蔽的旅游伴手礼风。据报道,有的旅游团导游会以分享学习经验为由,请来所谓的清华学生。口若悬河的“清华学生”会把话锋转向“任何地方买不到”的礼物:两本书,两支清北状元笔,一共200元。可所谓的清华学生,根本没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这份礼物中,两本书既无正规出版信息,质量还很差;清华状元笔在网络平台随处可见。
对很多游客,特别是带孩子来北京旅游的家长来说,逛清华北大,让孩子感受名校氛围,是重要目的。来自清华北大的文创产品,自然对他们有特别吸引力。部分旅游团正是瞅准家长们的清北情结,演了一场忽悠戏码。利用“清华学生”的名头,获取家长的信任,提升家长对冒牌文创的兴趣值;拿“任何地方都买不到”等话术提升产品的稀缺度,增加家长的购买欲。就算发现个中猫腻,很多家长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也不会再跟销售人员掰扯。通过在大巴上挖设营销陷阱,旅游团就这样靠山寨文创,宰了一波又一波游客。
山寨伴手礼不止坑了游客,也抹黑了城市形象,更是在给文旅发展使绊子、在砸城市文旅的牌子。文创产品,特别是清华北大知名高等学府的文创产品,已经是文旅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大老远来北京,本想买名校文创留个念想,却被忽悠踩坑,难免会拉低对城市的印象分。不管是曾经的校门口兜售,还是如今的大巴车营销,山寨清北文创泛滥,都说明其背后存在成熟的产业链。据报道,社交媒体上,清北复交等名校的校徽素材库被打包出售,可以广泛应用于设计、印刷等领域;二手平台上,有商家承接各类生日、商务礼品订制,包含大量清北等名校题材产品。掀翻山寨名校伴手礼的摊子,从网络平台到市场监管等部门,都要加强监管惩处力度,让商家不敢动歪心思。
清华北大的文创产品,承载着这两座顶尖学府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理念,是游客青睐的北京文旅市场的标志性产品,不容山寨横行,不容骗子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