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小哥”在蜂巢驿站小憩。 陶然亭街道供图
北京日报记者 马婧
走进陶然亭街道粉房琉璃街,狭长的胡同里不时出现快递小哥的身影。虽然这里驻扎着多个快递网点,快递分拣量巨大,但一切都井然有序。“现在大家都叫我们‘陶然小哥’,我们更要维护好这个家园。”说起自己服务的这片地方,快递小哥打心眼儿里生出自豪感。
粉房琉璃街胡同120号是顺丰陶然亭网点所在地,也是快递小哥们去年入驻的新家。此前,网点设在几百米外的社区底商,因为场地有限,只能占用公共区域分拣包裹,每当装卸货物的车辆驶入,网点附近的人行道就被横七竖八停放的电动三轮车占得满满当当,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2021年夏天,面对居民的大量投诉,陶然亭街道开始寻找解决办法。经过多次协商沟通,街道利用“疏整促”闲置空间,协调中信公司出借闲置空地,提供给顺丰使用。仅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场地平整、堆物清理,建成约1500平方米的快递集中分拣站,面积比之前大了两倍,彻底解决了企业的场地难题。
“陶然亭地区有8个快递网点,共有300多名员工,如何将快递小哥聚起来,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去年9月,随着全新的网点启用,街道有了一个新想法——成立陶然亭地区快递行业临时党支部,并将党建活动室开进快递网点,为快递小哥打造一片“学习角”。作为一名老党员,顺丰陶然亭片区负责人李洋十分赞同:“快递小哥在忙碌之余,也很想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现在终于有了学习充电的地方。”
党建活动室建在网点的西南角,40平方米的小屋内配有电视机、会议桌等设施,各类书籍摆满书架。在街道的带动下,活动室面向快递从业人员开设红色党史教育、员工文明素养提升、行业服务规范准则等课程,并把每月的22日设为党员活动日,邀请党建方面的老师和快递主管开设线上或线下课程。
一年多以来,这里见证着“陶然小哥”的成长。不同快递企业的员工相聚于此,分享各自遇到的困难,探讨解决方案。快递小哥们还经常交流时事新闻,关心国家发展。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大家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幕式,并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展学习交流会。“在这里学习党史知识,感受党的二十大精神,一直在进步。”快递员刘阔说。
在党建活动室周边,快递小哥亲手设计的精神文明宣传栏格外亮眼。身穿防护服成为志愿者“大白”、在深夜为道路扫清积雪、春节前夕为社区老人送春联……一张张照片,记录着“陶然小哥”参与社区建设、用心服务社会的身影。而他们也感受着来自这片家园的关爱。去年8月,陶然亭街道在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和10个社区服务站,挂牌建设“蜂巢驿站”,驿站内配备书刊、微波炉、急救包等设施,免费提供饮水、上网、充电等服务,让小哥们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饮水、累可歇脚。
“自从党建活动室成立以来,我参加了很多志愿活动,还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作为顺丰陶然亭网点运营主管,王振峰发觉自己有了很大转变,“以前觉得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就行,现在我有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对自己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陶然小哥”不仅增添了红色动能,业绩也直线攀升。临时党支部成立以来,顺丰陶然亭网点业务总量显著提升,营业收入比以前翻了一倍,服务满意率达到98%。今年,陶然亭街道快递集中分拣站还挂牌为“西城区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将接待来自各行各业的党组织,让他们现场体验快递分拣,感受快递行业的“红色家园”。
记者手记
快递小哥是辛苦的“小蜜蜂”,对于城市发展而言,他们的存在提升了居民生活的便捷度,但与此同时,他们日常生活节奏快、工作强度高,普遍缺少归属感、获得感,是大家身边“熟悉的陌生人”。陶然亭街道经过不断摸索,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纳入治理体系,指导快递企业完善党建工作,不断激发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生活、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通过一系列特色服务,增强了快递小哥的职业认同感、城市归属感。“陶然小哥”这个党建品牌,展现了城市基层治理的温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