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全品类、全链条、全覆盖原则,推动全区实施垃圾分类。各品类垃圾收运处理全链条基本贯通,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作为小区里累计服务时间最长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于清山见证了身边居民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意识转变。
据果园街道上河湾小区居民于清山介绍,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比原来提高了很多。从咿呀学语的幼儿园小朋友开始,我亲眼看到小朋友是拉着爷爷奶奶来投放垃圾,而且投放特别准确,老人投放得更好。
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对居民小区、村落进行垃圾桶站标准化改造,设立固定桶站874个,配置四品类收集桶2.6万个。到2021年,全区建成95座生活垃圾分类驿站,通过细化可回收物品类,完善智能化回收系统,有效提高居民分类准确率,推动可回收物回收增量,实现其他垃圾末端处置减量。
据鼓楼街道向阳西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许逢源介绍,驿站是2021年6月份建成,它区别于原来的桶站,这里更细化,尤其是可回收物这一方面,塑料瓶、泡沫纸箱都有单独的区分。
在前端,分类设施配置不断优化,居民垃圾分类习惯逐步养成;在中端,各类运输车辆、垃圾站配置齐全,并通过智能化升级改造,接入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平台,实现全区垃圾数量、分类质量和生产调度情况实时采集监控。在末端,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对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扩容改造,处置能力提升5倍,实现日处理厨余垃圾150吨、其他垃圾600吨。
据密云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运行部经理许文超介绍,在2022年利用其他垃圾进行焚烧发电,大概发电8,800万千瓦时,全年输送到国家电网上的电量大概有6,500万千瓦时。
三年来密云区生活垃圾分类实现跨越式提升,家庭厨余垃圾分出量,由2020年5月的134吨增长到2023年5月的2276吨,增长16倍。生活垃圾减量化成效显著,由2020年5月的1.7万吨下降到2023年5月的1.3万吨,下降24%。资源化利用成效明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逐步提高,稳定在3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