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首都高校“大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暨“走进平谷农业中关村 服务首都乡村振兴”“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平谷区启动。活动现场,首都高校“大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团队获得授旗,全体大学生发出“请党放心 强农有我”的铮铮誓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暑假期间,1000余名大学生将到平谷区274个行政村开展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平谷区是首都生态涵养区、农业大区,有着丰富的实践资源。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签署《共同打造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合作框架协议》,为农业中关村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2023年6月,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被列为部市合作内容之一,为农业中关村高质量发展和平谷区打造农业产教融合新高地注入强劲动力和新的支撑。如今,农业中关村聚集了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7个国家级种业研发平台,以及北京市蛋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省部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室以及博士后工作站等优势资源。

为用好平谷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上好首都特色“大思政课”,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在活动现场将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称号授予“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接下来的一个月里,1000余名高校大学生将组建267支实践团队走进平谷农村、农户、农田,发挥专业优势,上好乡村振兴课、支部共建课、调研问策课、寻访榜样课、文化浸润课、红色研读课这六堂行走的思政实践课,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

平谷区委书记唐海龙表示,走进平谷大地,服务乡村振兴,是首都高校“大思政课”搬进乡村振兴一线的重要形式,是广大青年学子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大尚平谷的重要抓手,希望大学生们通过平谷实践增长才干,为高大尚平谷贡献才智,与平谷建立深厚友谊。

据了解,在2022年获批全国首批五个“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后,北京市精心谋划,全力推进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今年,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部署了“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红色“1+1”、首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双百”行动计划、“见证优秀共产党员榜样”集体采访行动等系列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暑期时间,组织每一名高校学生开展好一次社会实践,上好“乡村振兴课、支部共建课、调研问策课、寻访榜样课、文化浸润课、红色研读课”这六堂行走的思政实践课,不断坚定师生“四个自信”,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